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节气,人的健康也是与气候息息相关。连续一周,合肥果断开启了蒸煮模式。人蔫蔫地被火辣辣的日头晒得没了精气神,就连平日里超好的胃口也不见了踪影。而高温天气,似乎还没完没了呢。怎么度过这段难熬的苦夏?且听听营养师怎么说。
本期嘉宾:文黎,国家二级营养师
这些说道,真的靠谱吗?
生活总会给予我们很多的常识,只不过这些常识有时对错参半。有关大暑天的这些说道,真的是靠谱的吗?我们来听听营养师的点评。
大暑节气尽量少出门。
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
点评:这么说,也是有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应该补充的是: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夏练三伏,我们来了。
古人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个大热天,我们去大蜀山骑行一定要挑战完所有蜿蜒山路,去天鹅湖夜跑一定要计步器屡创新高。
点评:这种想要挑战自己的运动强度,并不是我们提倡的。当然,那种成天躲在有空调的家里不出门,躺着、坐着,一点运动量都没有,也是极不提倡的。在三伏天做些慢运动、有氧运动,比如到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或游泳,一来不会中暑,二来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但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若在高温天进行运动时感到身体不适,则千万不要勉强,应及时就医。
大暑天,多喝粥。
天热食欲不振,不如清淡饮食。顺便加些红豆,薏仁除湿,都是极好的。
点评:喝粥养生是大暑时节比较好的选择,暑天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也可以试试荷叶薄荷粥这一类的清淡口味的粥。将荷叶洗净、切碎,薄荷洗净,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后取汁,倒入粳米煮粥,然后加冰糖,即可食用。
以苦制苦,喝点荞麦茶。
这到了大家所说的苦夏,难免食欲不振,泡杯荞麦茶,度过苦夏。
点评:荞麦还有一个别名叫做“净肠草”,可想而知,它净肠通便的效果非常好。但是也要提醒大家的是,荞麦虽佳,但性凉,一次不宜多食,脾胃虚寒、消化功能不佳、经常腹泻、体质敏感之人不宜食用。
身体比心理更重要
大暑天,要保证身体健康,不腹泻,不感冒,不头晕什么的就一切OK了。
点评: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季消长变化和人体的五脏功能活动相互关联对应。心对应“夏”,也就是说夏季心阳最旺,同时提醒人们,尤其要防止心烦气躁,情绪中暑。
早睡早起身体好
大暑天要保证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不然一整天都萎靡不振。
点评:不完全正确。除了保证晚间的睡眠外,午休是必不可少的。大暑天气炎热,人们容易感到疲倦,好多人因为天气炎热,晚上睡不好觉,此时要注意睡好子午觉,适当午睡半小时,以保持精力充沛。
大暑遇见二伏吃什么,有趣民俗连连看
眼下合肥每日的气温实在令人倍感煎熬,与其埋头擦汗,叫苦连连,不如发扬一下我霸都人民吃货的诙谐精神,研究一下,大暑天,吃点什么美味可口又能有益身心呢?那些有趣的老民俗,其实早已经蕴含了海量的养生道理,且来看看。
北京:“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北方人,尤其老北京人,特别在意大热天的吃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甭管是番茄鸡蛋面,还是红烧牛肉面,这个时节,吃碗热汤面,身上淋漓发汗,顺道去去体内的潮气和暑气。
营养师有话说:
1.所谓汤面,大家大多连汤带面一起吃下。要么在煮面时就格外注意盐的分量,少放为妙,要么就是多捞面,少喝汤。虽说大热天出汗增多,但是久居空调房里的城市人还是要注意盐分摄入的控制。
2.吃面的一个问题是,配菜少,主食多,所以建议格外加大配菜的分量,增多配菜的种类,眼下时令的蔬菜都可以添加。
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
上海一直有“头伏馄饨二伏茶”的风俗。伏茶,顾名思义,就是“三伏天”喝的茶,一般在六月初至八月末饮用,有清凉祛暑的作用。酷暑之下,每日一杯可以起到清热解暑的作用。
营养师有话说:
1.夏天是饮料消费的大热季节,酷热之下,人人似乎都想一瓶冰镇碳酸饮料下胃,直呼过瘾。其实,热茶解暑的功效大大多过冰镇饮料。
2.且不论饮料多糖高卡路里,而一杯清茶富含茶多酚,温热饮下,最是适宜这个季节的身体。
湖南、江西:“头伏吃鸡二伏鸭。”
这一派主张夏日体能消耗大,还是要适当补充营养,先是温补的鸡,再是凉性的鸭,最是合理的配搭。
营养师有话说:
夏季吃鸭子喝鸭汤,可清热滋阴。一般中医的常识看来,也是认为凡体内有热的人适宜食鸭肉,食欲不振、发热、大便干燥的人食之更为有益。
新闻推荐
比颜值,拼才艺,她们太能拉!仇!恨! 你的天地你代言,“嗨街丽人”第一轮海选强势来袭
比颜值,拼才艺,她们太能拉!仇!恨! 你的天地你代言,“嗨街丽人”第一轮海选强势来袭撰文·方军 实习生·甘泉摄影-马乐 设计·洪孟晨2015年8月9日下午,由合肥报业传媒集团和恒大中央广场共同主办,...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