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实的神秘之境
在采访张成君之前不久,我刚刚在家看过一部影片《致命魔术》。当我如约来到她工作的环境——安徽省杂技团时,前几日看过的电影场景就这样真实地呈现在我眼前:左侧是手持五个弹力球正在练习不间断弹球的男孩;右侧是一个超高的挑高大舞台,上面放着硕大的杂技道具,女孩们正轮番踩跳翘板,像飞人一般。
身处在神秘的杂技团内,我有种恍惚进入到电影世界的错觉,第一次感受到了莫名的兴奋。走过排练场,穿过训练房,便来到了张成君的工作间,她泡好了一壶茶,在此揭开神秘的大魔术面纱……
少了舞台上神秘的气质,生活中的张成君给人感觉像一个邻家姐姐般亲切,为人热情,笑容迷人,并且非常漂亮,让人过目不忘。
“一个美女魔术师,还是一个辣妈,你真的超酷的!”请原谅我在见到张成君后发出如此般赞叹,“其实魔术师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光鲜,私下的生活非常非常枯燥,你要耐得住性子,否则就一事无成。就像一个简单的翻牌动作,可能需要练习十年时间。”面对我的感叹,张成君向我道出了她魔术生涯那些我们看不见的艰辛。
在一个很多人的聚会上,如果你会一两招小魔术,那便足以震住很多人的眼球,让你迅速成为整场活动中的焦点。但张成君会告诉你,这些包括一些商演现场看见的所谓魔术师表演,其实都属于“百度速成”魔术师的范畴。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专业的,备受行业内认可的,能够独立创作并演出的大魔术师,那背后要付出的汗水可是乘以千百倍的。
“最初我是练习杂技出生,也获得过不少的成绩,可以说还是很能吃苦的。但是,在我转行做了魔术师后,我才更加深刻地感受这项艺术表演的艰苦,没有做过的人可能不会知道,这真的比练习杂技还要辛苦得多,正因此,放眼全省内专业的魔术师寥寥无几。”还未开始向张成君请教“几招”,她的一番话就已经把我对于魔术的兴致从理想拉回到现实。
会杂技的魔术师
在正式成为大魔术师之前,张成君还是一名颇具名气的杂技演员。
张成君的父亲是安徽省“80界”杂技演员的队长,她从小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成长,也自然在有意无意间培养起了对于杂技的兴趣。
在经过了反应、外形及身体条件各方面的综合性考验之后,幼小的张成君终于如愿以偿进入杂技团,先天条件优秀再加上后天的勤奋努力使得张成君收获了不少国内外杂技大奖,一时间在全省范围内也颇有名气。无奈杂技演员的职业生涯非常短暂,待到二十岁时,她面临到一个很艰难的选择。
“团员中,很多二十多岁当不了杂技演员的女性都回到家庭中去了,或者有的转行做其他的工作,各行业都有,但我内心却总是割舍不下对舞台的热爱。当时的老团长建议我退居幕后去做杂技编导,我思前想后,觉得与其给别人编排不如给自己编排,那排演些什么呢?正是在这个时期,我选择并爱上了魔术。”回忆起最初接触魔术的故事,张成君如是言。
“1998年左右,我参加了团里的演绎晚会,表演时我的魔术演出效果很不理想。那段时间很灰心,又想去上学进修又想放弃,感觉自己的杂技也演不了,魔术也无法突破,很痛苦。适逢有朋友从外地来访,兴起时我给他表演了魔术,他说:‘我觉得大家都对魔术很感兴趣,你应该坚持!如果这样,你有没有想过去魔术学校深造?\’他一席话结束也让我豁然开朗,决心去拜个老师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瞎摸索,瞎着急。”在此之后,张成君便通过各种方法联系上享誉全国的“四大魔王”之一的李霄飞老师,一个人踏上了上海求学的道路。
张成君去的时候,正好赶上李霄飞出国演出,整整一年的时间,她都是在魔术团里自己看录像,练技巧,根本没有师傅带。直到一年后,老师归来,教她的东西却极其“简单”。
“他花了几分钟,教了我一个翻牌的技术后,就说:‘你回去练吧!\’回到合肥后,我练习了一两个月,觉得不错了再坐火车去找老师展现,老师满意了会再教一个新动作,然后我再回到合肥练习一两个月,如此反复,在这种过程中学习。后来我才知道,全世界各地找李老师学习魔术的人千千万,他见多了半途而废的学生并且深知魔术就是这样一个枯燥的活,没有一点捷径可以走,他是在教我,亦是在考验我。”听着张成君说起她“求学”的艰苦历程,我才开始具象地感受到魔术师的不易,你要像个匠人一般,数十年如一日地去等着某些东西自己熟。
每个魔术师都很孤独且强大
2000年,第一届全国金菊魔术大赛正式举办,张成君花了一万元人民币买了道具和车票前去观摩,四处求教,到最后却把回来的路费都花光了。但同时,她也决定一定要亲身参与到这场比赛中,得到专业评审的认可。
两年后,到了第二届大赛,张成君向师傅李霄飞表示想要去南京参加比赛,他很支持。
“我的表演方式是安静的,传承师傅的风格,是一种西式的魔术表演方式,这在当时的国内算得上是一种很罕见的表演方式。比赛现场,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的四十多个节目参赛,最终我的《鸽子与牌》以总分第四名拿到了这场大赛的银奖,真的是很意外的收获!拿到奖项的时候,我的心里感受很复杂,正在这个时候,才觉得辛苦了这么多年,这条路终于算是被我找出来了,庆幸当年遇见选择的时候做出了坚持的决定。”张成君一席话结束,听起来草草几句,但作为局外人,你似乎永远无法想象到这个过程的艰难。正如她所言,魔术是神秘的,是具有“技术壁垒”的,也是别人不会轻易传授于你的,如此一来,在这个过程中你必须学会自己成长,孤独却很强大。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张成君决定要尝试些转型:区别于传统的杂技团外派交流演出等传统方式,她开始主动尝试着做一些商业性的魔术演出。7月12日,这个周日她的《奇异魔法》魔术亲子专场演出即将在安徽大剧院上演,融合了小朋友们喜欢观赏的节目,她所擅长的经典演出也将会在其中一一穿插,在这个过程中,她也在不断挑战着全新的自己。
“我从杂技改行至今,做魔术师已经有20年了,但至今还在摸爬滚打中探索。在我看来,这就是魔术的魅力,痛并快乐着。”张成君如是言。
新闻推荐
每逢夏日来临,合肥的地标性景点大蜀山总会聚集一大波热爱运动的登山爱好者们。而夜爬大蜀山,更是合肥人钟爱的一项热门活动项目。不仅仅因为山间舒爽的空气和迷人的景色,
每逢夏日来临,合肥的地标性景点大蜀山总会聚集一大波热爱运动的登山爱好者们。而夜爬大蜀山,更是合肥人钟爱的一项热门活动项目。不仅仅因为山间舒爽的空气和迷人的景色,更多的还有登上山顶后,那一...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