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饼健康吃
编辑·胡诺 设计·洪孟晨
中秋佳节将近,如今的每逢佳节可不仅仅是倍思亲,还有超撑胃。平日里虽也是见惯了佳肴,可是过节的餐桌上必须得丰盛呢。中秋,还有一味少不了的节日味道——月饼。各式月饼也是看花了眼,只是月饼虽好也不能多吃,看看吃月饼的健康法则。
一、吃新别吃陈。因为月饼含油脂较多,存放时间长,不仅失去原有风味,而且因油脂氧化易发生变质,会产生一种令人不快的“哈喇”味。所以月饼最好吃现买的。一般认为,生产后5—7天是最佳食用时间。
二、少吃别多吃。由于月饼系高油、高糖、高能的食品,较大量食用会产生油腻感,易导致胃满、腹胀,引起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血脂与血糖升高等症状,故不宜多吃。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更不宜多吃,以少量为佳。
三、早吃别晚吃。吃月饼最好在早上和中午,晚上临睡前不宜吃。特别是那些患有胃病和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晚上吃不利消化吸收,会引起消化系统和心脑血管病,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四、细嚼慢咽。月饼是比较难消化的食品,吃时应细嚼慢咽,切忌吃得过快,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既可品尝出月饼的美味,又有助于胃肠的消化吸收。
五、边吃边饮茶水。一则止渴,解油腻、助消化;二则爽口增味、助兴、添趣。忌喝汽水、可乐和果汁。
六、吃月饼搭配酸味水果。可以多选择一些橙色、酸味、富含维生素C的品种,比如奇异果、番石榴、橙子、香蕉等。这些水果对高脂肪、高蛋白物质的代谢能起到抗氧化作用,从而保护心脑血管。但是像桃子、李子、杏子、梨子和苹果等水果含糖分太高,榴莲含高蛋白和高热量,应节制一起吃。
七、患有疾病者不宜吃。月饼富含油脂和糖,凡患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中风、肝硬化、胃炎与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炎和胆囊炎等疾病者,均不宜吃月饼或少吃,以免加重病情。糖尿病人只能吃少量无糖月饼,注意鉴别市面所谓“无蔗糖月饼”只是减少蔗糖用量,并非真的“无糖”。
八、合理存放。软馅月饼中含水分较多、只能保存7-10天左右,硬馅月饼可保存一个月左右。不宜与其他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
秋季养生的器官运动
指导老师:合肥熙康健康管理中心咨询医生潘宇虹
秋季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防凉防燥。可从中医所谓的“肺”着手。因为“秋三月,肺气旺”,肺不但气旺,也是最易被侵犯的脏器。使肺气旺而不受外邪之侵,是秋季非药物性养生的基本方法。
1.咀嚼鼓漱:每天晨起和临睡前,有如咀嚼口香糖一样(张大口)作上下颚运动100次。然后闭嘴,舌抵上颚鼓漱100次,使津液满口,徐徐咽下。反复36回。咀嚼时,颚部肌肉会将滞留在左侧头部的血液向下牵引,送回心脏,促进血液回圈,抵御秋季凉气。
2.压揉承浆:承浆穴在唇下凹处,以食指用力压揉,即可感觉口腔内会涌出分泌液。若糖尿病患者在想喝水之时,用力压揉此处10余次,口渴即可消失,不必反复饮水。这种分泌液不仅可以预防秋燥,而且含有可延缓衰老的腮腺素,同时可使老人面色红润。本法简捷实用,作为长期保健可以不受时间、场所的影响,随时应用。
3.秋季敲法:肺与大肠相表里,由于秋燥易导致大肠蠕动变慢,形成季节性便秘。专家介绍一种敲法。眼睛的正下方颊贵处,是大肠经络贯通处,只要有规律地刺激眼眶正下方或颧骨四周,就可使肠功能恢复正常。方法:并拢食、中、无名指,以指肚有节律的轻敲。早餐后10-15分钟,是大肠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此时,作几分钟的秋季敲法,可立刻产生便意。便通则肺亦强,整个精神状态也会明显改善。
4.“嘻”字功:为古代呼吸锻炼的呼气法之一,有“去肺家一切积气”,“出肺中之浊气”的健肺功能。方法是在空气清新处站立片刻,尽量吸入新鲜空气,稍顿一下,然后口中发出嘻(xi)音,渐渐呼出浊气,反复36次。“嘻”字音可以清肺。对外感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等,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新闻推荐
黑暗料理,最会秀的西餐美味撰文· 方军 实习生 甘泉 摄影·实习生 马兰 设计·马乐最近,合肥有这么一家西餐厅,它有着蓝白相间的条纹装饰,充满着浓郁的地中海风情,你可曾想过蓝白相间的小屋子里...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