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雅舍随笔之二十一
□ 黎小强
我发觉我有科学家的潜质,喜欢将一些似不关联的事物串并一起,研判共通路径,然后欣然不已。比如今早神驰八极,就找出秋天的特质:高。
朋友圈中偶晒蓝天图,惊叹碧空如洗,辽阔高远。其实,这就是秋天的模样。秋天白昼短,暗夜长,地上吸收的热量少了,蒸发到空中的水汽少了,能见度增强,兼之冷空气来袭,干燥寒凉,于是有了秋高气爽的感觉。
这样的感觉适宜登高。重阳登高,有说避邪,我更认为是抒怀。秋风习习,登高望远,天开地阔,豪情满怀,忧愁逃遁,何等快慰!主席词即是明证: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屹立六盘山巅,视野无碍,近看红旗飘飘,远眺大地苍茫,仰视鸿雁高飞,伟人如何不生出“谁主沉浮”的万丈豪情?不能如伟人居庙堂之高,胸怀天下,在这个秋天,我们倒可处江湖之远,携一壶菊花酒,就几片菊花糕,学学屈夫子“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静坐高处,惠风和畅,天高地远,一觞一咏,游目骋怀,陶然忘归。
哦,秋日登高还可以水果佐餐。夏天时,家中餐桌上多是西瓜、香瓜、哈密瓜,如今换成柿子、石榴、枣子、板栗。细想,前者在地里匍匐,后者则在树上昂扬。夏日光照充足,瓜们躺在地上便可饱餐。秋天弱了,水果就得跃上枝头,在高处赢得生机。解读这样的生命密码,我们在山巅咀嚼秋天的水果时,就咀出了高妙的况味。
咀出的味道中还有中年的感怀。陈竹、建华、启兵昨在上海小聚,群中传图。他们是同学,又是我在合肥时的玩伴。建华说,老兄弟们酒酣时谈论中年的孤独,有些沉重。我却认为无须沉重,孤独是人生境界走高的表现。人到中年,如四季到秋,收获了,沉淀了,安静了,就想着独自回味、独自思虑,一久便喜欢上孤独。“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灏的《秋日偶成》一语中的。
在高处荡胸澄怀,有些事就想得明白。十月是敬老月,中年的我们好点孤独,老年的父母却存恐惧。人亦如四季轮回,老了又回到孩提时代,喜欢热闹,可空巢者众,于是难掩落寞惆怅。我们是否多点陪伴,多点问候?如今争创全国文明城,并非政客独舞,亦关小民生计。秩序好了,环境美了,绅士多了,生活比蜜甜方不是空谈。所以,文明创建是大伙的事,因为我们都渴望美好的日子。
所以,我想起费翔的老歌《想飞》:秋天的心适合独自体会,秋天的我想飞。我要展翅飞翔,越过高山和海洋,带着我的以往,找个地方埋藏忧伤……
新闻推荐
新华社合肥11月25日专电(记者陈诺、姜刚)记者日前从安徽省人社厅了解到,安徽省近日发出调整工伤保险有关待遇的文件,其中规定一级伤残津贴每人每月增加290元。根据文件,此次待遇调整自2015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