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云
晨刊讯 “自发热内衣”、“自发热护膝”、“自发热手腕”……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随着天气逐渐转冷,自发热产品开始热销,受到不少市民追捧。不过,记者就此咨询和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对于自发热产品,目前我国多地消协发出消费警示,建议消费者不要被商家宣传噱头忽悠。
12月21日,市民黄女士为了给父母尽孝心,从网上花费900多元购买了两套自发热内衣。记者在黄女士所购买的保暖内衣说明书上看到,这套自称为“自发热高科技保暖内衣”采用“48%再生纤维素+48%精梳棉+4%色拉姆”材料,具有“自发热、吸汗、透气”等特点,而且“弹性超强,非常贴心”。“一套600多,第二套半价,爸爸妈妈身体不好,希望穿上后能防寒保暖。”黄女士说。
12月23日,记者就此在中心城区小商品批发市场、天禄商城等地走访后了解到,目前,一套普通的保暖内衣价格多在80—140元之间,相比之下,自发热保暖内衣的价格高出了好几倍。“自发热内衣也听说过,但没有宣传的那样神奇。”小商品批发市场一程姓店家认为。
对此,记者查询后发现,对于自发热产品,黑龙江省消协、合肥市消协也都曾发过消费预警,建议消费者对待这种产品要理性,防止被商家宣传所误导。而早在2013年,央视《是真的吗》栏目曾对自发热内衣的自发热情况进行过实验,结果表明,放在5款不同品牌的自发热内衣里的温度计均没有任何变化。
对此,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商家宣传,消费者最重要的是保持理性,商家为了自身产品采取夸大、炒作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自发热的原理要经过相关权威部门的检测和实验才能得出,而不是商家称自发热就是自发热,如果消费者太过于相信商家宣传,很有可能会掉入消费陷阱中,因此有没有必要购买,合不合身、穿上是否舒适,才是最主要的。”
新闻推荐
就像是画了一段线,从海南到屯溪,直直的一条线让我等了一年。还好,2015年的最后一天,我画完了这段线。走下飞机,屯溪阳光灿烂,从飞机上看,山城周边的山峦打上了层层褶皱,有着淡淡的一层青色,而点缀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