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老城之根合肥记忆塑造更多特色文化街区庐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将打造核心“生态圈”

来源:安徽商报 2015-12-24 02:29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庐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将打造核心“生态圈”

作为合肥现代服务业集聚度最高、产业规模最大的核心城区,伴随省城都市区国际化的加速进程,庐阳已逐步融入

全球经济体系中。“四大主导产业提档升级、三大功能区联动发展。”庐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在接受安徽商

报记者专访时称:辖区将丰富和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圈。

他概括庐阳的特色是:最城市也最乡村;既做“会客厅”、也当“后花园”,“一方面要找到城市之根,城市化进程在整体经济中凸显特色,也要追求品质和生态。”为此,步行街和三孝口商圈的升级改造方案已有了初步方向,滨水休闲生态区也将让市民享受品质生活。

[城区布局]东部重技术 西部重生态

如果你还认为庐阳区只是四牌楼、三孝口就太OUT了,东北至与新站接壤的工业区,西北至与长丰、蜀山交界的三十岗都是庐阳区的地界。这其中,除了大家熟知的淮河路步行街、城隍庙、女人街,这里还有好吃的西瓜、热销的老蛙镜头,有艺术家们热爱的乡村大地和中科大博士青睐的创业平台。

在千亿生产总值的大目标下,黄卫东说:庐阳区将构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级中央商务区、全省高技术服务示范区和长三角最美滨水文化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板块”,“全市‘十三五\’期间转型升级、创新发展、打造国际化都市区,庐阳则要成为全省金融和现代服务业先导区、引领区域发展的国际化都市中心城区。”

三大功能板块具体分布在何处?黄卫东透露,区内将形成“南精东高西生”的总体功能布局,“南部为中央商务区、东部是高技术服务示范区、西部则打造滨水文化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区还要联动发展。”

[产业构建]金银蓝绿 打造产业生态圈

“生态圈的构建至关重要,融合商业、文化、旅游、高新技术,产业和产业间、服务与服务间、产业与服务间相互支撑。”黄卫东认为,无论是区域还是产业都要实现联动发展、互动融合。

这个生态圈的核心将是金融业,主导则为特色商贸,高技术服务业和文化旅游业作为特色产业。黄卫东和他的智囊团将上述四大主导产业归为四种色彩,勾勒了缤纷庐阳的图景。

金色:这将是总部云集、辐射全省的金融之区。据计划,庐阳将打造成以传统金融为基础、以新兴金融为主导、子业态多样、产业链完整的全省金融先导区,力争到“十三五”末,金融业增加值达到300 亿元以上。

银色:这将是高端聚集、繁华时尚的都市。以四牌楼商圈、三孝口文圈和北一环金融圈等为支撑,以特色街区、电子商务、特色楼宇为重点,形成商圈之间的联系与互动,力争到“十三”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0 亿元。

蓝色:高技术服务业将吸引创新创业的人才。都市科技园创新发展平台、科技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创客孵化平台建设将进一步推进,力争到“十三五”末,实现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100 亿元。

绿色:文化牵手旅游,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有序建设,打造具有一定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力争到“十三五”末创成1个国家5A 级旅游景区。

[提升品质]发挥自身特色 建设幸福庐阳

在合淮路以西、包括水面共9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规划了滨水生态休闲区,要让近郊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保留乡村风貌、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这就需要将生产、生态、旅游三者有机结合。

保护生态、保护合肥人的大水缸是必须不遗余力去做的。通过土地流转、产业资本进入,使当地百姓生产生活改变,三十岗就从原先的农业为主转变为现在三产为主,下一步还要打造水博物馆、艺术家村、生态小镇,引进猪栏酒吧,整个区域都更具活力。改变之后,农业走向高端,三产与文化、旅游融合;通过举办节庆活动扩大影响,也会带来更好的生意,农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

最终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优质生活,一方面为合肥市民提供生态、健康的好去处,另一方面也让当地老百姓提升收入,农民的收益渠道增加:土地流转、变身产业工人所获工资、近郊农家乐和民俗收入、房屋租金等等,这也是个良性的“生态圈”。

合肥体量越来越大、城市面貌越来越漂亮,作为老城区、核心城区的庐阳,必须发挥自身特色提升发展品质。未来要积极构建和谐共生的生态圈,实现创新庐阳、品质庐阳、生态庐阳、幸福庐阳的建设。

[“十三五”蓝图]力争率先向“服务业强区”跨越

预计经济总量超过千亿,力争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从“服务业大区”向“服务业强区”跨越;引领主城区、追赶沪宁杭,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区中实现争先进位。

未来五年——

在服务业的高端化、现代化、特色化和国际化进程中成为引领示范全市、服务辐射全省乃至长江经济带的国际化都市中心城区。

提质增效将是发展的首位追求,强化创新创业,以先进技术引领质量进步,打造质量文化,让“高品质”成为最佳城市品牌。坚持精细化、人性化和智能化城市管理理念,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统筹协调社会服务、城市管理和社会治安能力,构建“大城管”格局。以人为核心,以社区为重心,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强化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注重重心下移、权力下沉、权责一致、赋权到位。

■深度对话

重塑商业打造商圈

安徽商报:老城区承载了历史的重任和合肥人的情怀,但面对新兴商业体的冲击,我们要如何嬗变?中央商务区到底将是什么模样?

黄卫东:庐阳始终拥有最厚重的商业底蕴和价值,四牌楼和三孝口商圈就是代表。我们一方面要提升四牌楼,完善基础设施和老城交通,明年计划打造从百货大楼到鼓楼的空中廊道;推进逍遥津和步行街的联动,实现明教寺、清真寺、基督教堂等文化设施和商业的联动。老城区公共场所明年3月后就可有免费WIFI,在商场购物可获景区门票,所有商业优惠信息整合发布;教育、医疗、交通、商务服务与商业文化相结合,突出以文化为特色、以商业为主导、以旅游为联动。

安徽商报:从某种意义上说,庐阳其实就是合肥的代名词,未来的庐阳将怎样光复城市文脉、突显文化特征?

黄卫东:作为“老城之根”,我们正在全方位挖掘历史风貌和文化内涵,让外来的朋友感受庐州传统精粹和市井文化。我们的目标是,外地人如果不来庐阳就感觉没到过合肥,本地人外迁后还想着经常能再回来。

一方面,我们打造步行街区周边18条街巷,挖掘每个街巷的故事、凸显不同的特色,预计明年率先启动三条;2-3年街区将展示新面貌。另一方面,以城隍庙街区改造为重点,将周边的段家祠堂、合肥府衙、老四中规划改造,塑造出摸得着合肥记忆的文化街区,在其中恢复更多的合肥记忆。

还要让走出庐阳的人想要回来,就须做强资源、提升品质。我们提出在“十三五”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达95%,打造庐阳优质教育的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在北部新建医疗产业园。即便住在其他城区,但回来老城探望长辈、逛街购物还是需要的,要让这些人在庐阳享受品质生活。

美丽的庐阳区

新闻推荐

柴岚绮:抽空补看了不少安静的电影

这一年,抽空补看了不少安静的电影。日本电影《小森林》的夏秋和冬春篇。没有悬疑,没有爱情,一个叫做市子的女孩不习惯都市生活,辞职回到老家乡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种地和做饭。乡下四季分明...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老城之根合肥记忆塑造更多特色文化街区庐阳区委副书记、区长黄卫东:将打造核心“生态圈”)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