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举办两届的合肥市精品艺术文化惠民展演,让精品文艺迸发活力、惠及全民,带动城市文化消费热潮——
■ 本报记者 许蓓蓓
《桑塔露琪亚》《松花江上》《喀秋莎》……2月23日晚,大型环球经典音乐会《东方之声》在合肥大剧院举行,随着一曲曲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在合肥大剧院唱响,全场观众无不被动人的旋律、耳目一新的表演带入那段峥嵘岁月。这场演出由著名作曲家洪兵担任音乐总监、国家一级编导郑军任总导演,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演绎。 “整场演出恢弘大气,艺术风格变化多姿,这是一场高水平的演出! ”演出结束时,现场掌声雷动,一位观众赞不绝口。
据介绍,《东方之声》是今年合肥市精品艺术文化惠民展演的第二场演出,展演主要面向市民提供高水准惠民演出,将精品艺术、高雅艺术带入群众生活。 “这次惠民演出太火爆了,现在三四月份的两场演出,票都已经售完了!”3月8日,当记者联系上合肥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陆殿清时,他十分兴奋地告诉记者。
“去年,合肥市共举办8场惠民演出,观众达1万余人次,平均每场上座率高达90%以上。今年还要再办24场,从已经举办过的几场来看,群众反响非常好,上座率也一直保持在高位。 ”合肥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江胜介绍。90%的上座率背后,是高质量的演出、和低廉的票价。据介绍,参演团队均为A类和B类演出队伍,主要为在国际国内艺术比赛中获得大奖的院团、国内外著名艺术家领衔的院团以及国家级文艺院团和省级院团等,保证演出品质。同时,每场演出的票价也十分亲民,定位50元、30元、20元三种,今年还推出了套票,同一场演出买两张票送一张票,每场演出门票的价格降到了25元左右,比第一季又降了10元。
“‘文化有礼、全民畅享\’是‘合肥市精品艺术文化惠民展演\’的主题,‘有礼\’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精品文艺展演是给群众的一份大礼;二是谐音‘有你\’,代表文化活动人人参与的意思。 ”合肥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浩说。近年来,随着合肥城市的扩容、人口的增加和发展的日新月异,人们的文化层次和文化消费水平也逐渐提高,对于精品文化艺术的需求逐渐加大。该市各级各类文化部门和文艺工作者纷纷意识到精品文化艺术对于提升群众精神层次需求的重要意义,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惠民活动。
例如合肥大剧院每年举办不少于12场市民音乐会,每年假期为孩子们组织20场左右的“打开艺术之门”演出,票价最低20元,最高100元。同时,每月至少举行一次市民免费开放日活动,每月至少举行一场普及性艺术讲座类活动,推出 “五十元两张周末亲民票”“二十元惠民票”“10元换购”等各种购票优惠政策。合肥市文联党组书记陈飚介绍,从2012年起,每月开展一次艺术名家大讲堂活动,到现在已经举办了30多期。讲座是纯公益性的,不向群众收取费用。此外,合肥市的艺术家们常常走进基层,并利用艺术馆、美术馆馆藏陈列资源,联合高校、城市综合体开展互动活动,吸引更多观众欣赏名家书画作品。陈飚认为,高雅艺术应当“高贵不贵”,充分接地气,服务人民群众。高贵是指艺术品位高,不贵是指入场票价和欣赏成本。
“很多人对于高雅艺术‘敬而远之\’,那是对于高雅艺术了解不够的缘故。拿交响乐来说,很多群众对于其情感表现不太了解,作为艺术家,就要尽量多地走进基层,将更多的优秀作品介绍给群众,让更多群众先了解,再欣赏。 ”今年68岁的合肥市民交响乐团指挥,原省歌舞团老艺术家管晓毛说。成立于2013年1月的合肥市民交响乐团,集聚了近90位省内专业院团的退休乐手、演奏家,艺术院校的老师,以及来自各行各业的音乐爱好者。乐团成立以来,排练了大量国内外交响乐作品,在不同节日和场合开展了几十场演出,其演出水准不输专业团体。乐团还为企业、社区和部队演出,群众观看“零门槛”,社会反响热烈。
“这两届的精品艺术文化惠民展演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我们力求将这个活动打造成一个文化品牌、文化精品,并将探索更多类似的文艺活动和形式。 ”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钟俊杰认为。文艺事业,要一手抓精品创作、一手抓活动惠民,做到引领风尚、服务人民。要加大精品艺术惠民力度,让更多的老百姓走进剧院分享高雅艺术。业内人士表示,高雅艺术对于塑造高素质人才、提升城市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进一步加大对于精品文艺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引入市场机制,推动越来越多的高雅艺术作品从工作室、美术馆、剧场走进校园、社区、广场等,让其迸发艺术活力,惠及基层群众。
合肥市精品艺术文化惠民展演之交响乐演出。 (资料图片)
新闻推荐
今年春节过后,砀山苹果出现大量滞销情况。该县发起“苹果众筹”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果农走出困境。合肥高新股份有限公司发动下属企业和职工创客购买砀山滞销苹果,一次就...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