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婉婉
水族箱中水草摇曳,“高颜值”的观赏鱼游弋;铲、耒、锄、刀、镰等传统耕作器具穿越千年来到身边;茶叶从采摘、炒制到冲泡的神奇之旅……进入安徽农业大学科技活动周里开放的展台或实验室,犹如穿梭在千年的时空中,近距离感受中华农耕文明。 5月14日,作为科技活动周的一部分,安徽农业大学举办了首届农耕文化节,让市民亲身体验农事操作,感受农耕文化。
活动共分4个主题区,包括农耕文化展示区、农耕活动体验区、农趣活动体验区、节目表演区。其中农耕活动体验区包括31个展位,神奇的农机大世界、昆虫世界、趣味稻草人设计、多肉大联欢、我和蚕宝宝等多个展示体验活动,参观者们可以动手制作农具模型,也可以把手中的泥土变成精美的陶器。“没想到养蚕这门技艺,在我国竟然有五千年的历史了。”合肥市民钱女士带着8岁的孩子,在蚕桑养殖的介绍展台仔细了解发展史,对茧丝绸这门精妙的传统工艺赞叹不已。
农耕文化节既是对传统农业智慧的致敬,也为市民们展示了信息环境下的现代农业风采。在农机展示区,各种现代农业器械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操控下,可以自如地完成播种、收割等农活。很多孩子在惊叹之余,纷纷上前去跟这些农机合影。 “没想到农业科技也可以这么炫酷! ”合肥市第八中学的学生小梁说。
现在正是赏茶、品茶的好时节,此次农耕节里,安徽农业大学茶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同时开放。在茶学专家的带领下,来访市民们可以品尝茶点,观赏茶艺表演,还可以自己动手炒制茶叶,感受茶的魅力。
农耕节上设计了几十种游戏,参观者可以依次体验,并获得奖励。除此之外,学校还同期举办了关于“农耕文化及其现代价值”主题论坛。
“农耕节里,前来参观的人中不少都是孩子,有的学校甚至是组团来参观。我们非常高兴,派出了相当数量的教师和大学生志愿者们接待,希望借此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就播下热爱农业的种子。”安徽农业大学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王慧慧 通讯员 李多富)记者5月17日从合肥市疾控中心获悉,合肥市从本月起已全面停用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俗称“糖丸”),冷链库存的糖丸疫苗也已全部销毁,新的疫苗将从5月中下旬开始供应。...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