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秀生
趁周末孩子们都休假,和朋友相约,两家一起去登大蜀山。大蜀山其实并不大,海拔不到300米,面积也不过5平方公里多一点。说其大,有说是相对于其支脉小蜀山而言。其实,省城合肥唯其一座,再也没有别的山好与其比,自然也就是“大”山了。
正是暑天,气温接近三十度,本不适登山,可意想不到的是,蜀山森林公园大门前的停车场及场外的两条道路都停满了车辆。好不容易找了个停车位停了车,牵着外孙女左冲右突从穿梭的车辆与人群中走到森林公园大门口,与朋友一家会合。这大门也是登山的起点。只见上山的道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上山者喜笑颜开,下山的人汗流浃背。我们两家三代10个人,也走进了喧闹的登山人流中。
蜀山的上山道路设计很科学:除有通往山顶的环形公路外,上山的人行步道有很多条。森林公园北门的这条登山道起点至约三分之一高处为第一段,是缓坡黑色路面,似是给登山者“热身”的;再往上就是比较陡峭的石阶,登山者的意志和耐力将在这里检验。第一段走得比较轻松,两个小孩蹦蹦跳跳、一路欢笑。可进入第二段,望着那云梯般的石阶,我倒真是有些畏怯。但两个小孩“不知天高地厚”,你喊着我,我喊着你,追逐着在石阶上展开了比赛,只一会儿就把我们甩得远远的。“当然不能服老”!跟着孩子和几个年轻人,我们四个老的也都互相鼓励着向上攀登。到达山顶时,T恤已经湿透,像是从水中捞出的一般,孩子们的小脸也都涨得通红。可此时,大家都感到特别的愉悦。尤其我们几个老的变得似孩子般的天真,高兴地拿着手机在人流中穿来穿去拍个不停,拍风景、拍人群、拍上山的外国友人......
我并非第一次到大蜀山,可这次的感觉却是别样的新鲜和深刻,深深体会到蜀山的美、蜀山的大,蜀山在这座城市的特别功能。这里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但树木葱茏,品种繁多,高大的松树、枫香树、栗子树、冬青树等枝繁叶茂;林中藤蔓袅袅,柔情似水般地缠绕在从石缝里钻出的大树、小树上;那蓬松的盐肤木、野杜鹃、紫薇和一些不知名的小灌木潇洒地抖动着它们的身躯;而登山道路两旁或是山上开阔地带人工栽植的广玉兰和松柏亭亭玉立,争相装点着这翡翠般的世界,给来这里的人们奉献着清凉,给这座城市带来勃勃生机;山顶耸立的纪念塔及其碑文记录下日军侵占合肥的历史、山脚下的蜀山烈士纪念馆更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站在蜀山之巅,凉风习习,沁人心脾,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掩映在绿树丛中的道路和庭院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女儿告诉我,蜀山大得很,供人们游玩观赏的地方还有很多。有野生动物园、湿地公园、樱花园,还有安徽名人园。蜀山因火山喷发而形成,因此这里还是地质公园。
我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蜀山之“大”,无怪乎炎炎夏日,这么多人齐聚大蜀山。
新闻推荐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