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读者发现,从2016年5月开始,《合肥晚报》新闻稿件的记者署名已经悄然改变——“合肥晚报 合肥都市网记者”取代了“本报记者”,标志着这家历史悠久的传统纸媒向全媒体融合全面迈进,从一张报纸升级为融合多种新媒体形态的“融媒体集群”,覆盖用户超200万,一个形态各异、多位一体的全媒体传播新格局跃然出世。
一马当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
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合肥历史上的第一份报纸,《合肥晚报》迎来六十华诞。一直以来,伴随着合肥经济社会发展,《合肥晚报》长期稳居本地报纸发行量前列。近年来,《合肥晚报》紧跟互联网大潮,在坚守传统纸媒初衷的同时,积极探索新媒体转型之路,微博粉丝超40万;微信总粉丝量超50万,位居全省纸媒首位。
2016年9月,ZAKER合肥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直接嫁接ZAKER1.9亿用户和4000多家媒体源,打造本土最具影响力的移动客户端。
融合传播
实时报道与现场直播异军突起
采编流程再造是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融合发展的难点也是关键点,《合肥晚报》改革内部运行机制,调整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自2015年以来,对记者、编辑、网络技术人员进行了全媒体培训,打通报纸新闻与网络新闻在采编环节的壁垒,构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传递信息的新渠道,形成了“一次采集、多次分发;移动优先,立体呈现”的格局。
《合肥晚报》的每一位记者都是全媒体记者,他们采集的同一内容包含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上传到全媒体数据库,再按照传播速度的快慢,由全媒体编辑中心根据各自的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各种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分发到ZAKER合肥、合肥晚报法人微博、合肥晚报官方微信、合肥都市网、《合肥晚报》等媒体。
全媒体的优势特别体现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合肥晚报》记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先发回简明扼要的现场报道,事件结束后再做深度报道,全媒体的数字传媒实时采用、滚动播发,传统纸媒后续刊登,通过多种媒体逐级发布、分层传播,实现了新闻内容的集约化制作和新闻信息的多级开发。
ZAKER合肥以强大的技术手段和平台优势,深度整合《合肥晚报》的传统优质内容与新兴的移动客户端高效传播渠道,为用户带来全新的阅读习惯和服务资讯。尤其是视频直播和VR新闻,直接引领传统报业迈入新媒体时代。
《合肥晚报》携60年纸媒荣光,牢记职责使命,加强舆论引领,不断创新话语表达,丰富宣传内容,加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与机遇,以席卷之势走出一条本土化报业转型发展的创新实践之路。
新闻推荐
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贺信在《合肥晚报》创刊60周年之际,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与全国晚报界的同仁一起向你们表示热烈祝贺,并向贵报全体工作人员表示亲切问候。60年来,你们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