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合肥市召开安全生产工作暨安委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会上发布了2018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今年,合肥市将在23个方面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包括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探索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制度等。
“提升年”继续保持高压态势
2017年是合肥市安全生产的“执法年”,主管部门制定专门方案,严厉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不会变,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活动即将启动。
《工作要点》明确,为巩固安全生产“执法年”活动成果,部署开展全市安全生产执法“提升年”活动,强化各级安全监管机构行政执法职能,加强安全生产执法队伍建设,提升依法履职能力,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检查的数量和质量,着重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全年实现事前立案、处罚金额数“双上升”。
在行政执法中,将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即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全市安监部门将常态化开展暗访检查,对一般企业扩大抽查范围,对重点企业实现年度监督检查“全覆盖”。
失信企业将面临“联合惩戒”
早在2016年,合肥市便着手建立安全生产诚信“黑名单”制度,将违法失信企业记入“黑名单”,并在经营、投融资等多方面受到惩戒。今年,合肥市将探索制定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和守信联合激励制度。
作为全国首批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诚信”正在融入合肥市的方方面面,安全生产当然也不例外。《工作要点》明确,今年将加大安全生产失信行为曝光力度,加强对失信企业的惩戒,健全安全生产信用信息,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红黑名单”,着力推动安全生产承诺、信用档案和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建设。
联合惩戒,在用工和运输等领域,已是落地有声。通常来说,被联合惩戒的当事人,将面临限制或禁止市场准入、行政许可、限制融资和消费、限制失信当事人享受优惠政策、评优表彰和相关任职等惩罚。
重点行业普查职业病危害
今年,合肥市还将开展“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把尘毒危害严重超标的行业企业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对水泥、陶瓷、耐火材料、石棉等行业领域开展重点执法,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健康。
据了解,合肥市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涉及粉尘、化学毒物、物理因素。2015年,合肥市制定了职业病防治规划,提出要基本控制急性职业病。同时,合肥市还在全省首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报告“盲评”,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工作要点》,今年,合肥市将开展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普查,强化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管,加大职业病源头治理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职业病防治工作,还是今年安徽省实施的民生工程之一。按照计划,全省上报年度煤尘(煤矽尘)、矽尘、石棉等10种职业病监测信息不低于10万条,监测完成率不低于50%。完成533名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培训。
安全生产有更多科技元素
随着科技的进步,安全生产工作也在不断升级。今年,合肥市将持续开展高危行业领域“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实施“千人矿井”科技减人专项行动,增强科技治安能力。同时,推进城市生命线安全监测系统建设,加大对桥梁、燃气、综合管廊、供水管网等的运行监控力度。
从2016年开始,合肥市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行动,全面升级改造安全技术装备,建成一批安全生产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示范企业。按照计划,今年全市大中型金属非金属矿山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40%以上,小型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高危作业场所作业人员减少30%以上。
记者了解到,合肥市已建成市、县(市)区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平台。针对可能引发重大及以上事故的重点区域、部位,通过远程监测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用,实现技术防范。
合肥晚报 ZAKER合肥记者 罗敏
新闻推荐
在繁花似锦的五月,我们迎来了充满温馨与感恩情意的母亲节。5月12日上午,三孝口街道举办了“弘扬孝文化·情暖母亲节”孝老...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