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至7月,合肥市民政局正式命名35条街巷及道路。新命名的道路分布在庐阳、包河、经开等主城区,其中,庐阳区13条,包河区8条,瑶海区7条,蜀山区4条,经济开发区3条。
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一批批新建、改建道路相继投入使用。为了适应城市的发展,进一步加强道路名称的规范管理,坚决杜绝“有路无名”“有名无路”“同名同音”等乱象,合肥市民政局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强化源头管理、过程管控和“最后一公里”落实,奏响奏好道路命名“三部曲”,在优化城市地名环境的同时,为城市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地名文化基础,提升城市的社会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一是奏响工作调研“前奏曲”。合肥市民政局始终坚持将实地调研作为道路命名的前置工作,在道路建设过程中或基本竣工后,有关工作人员都要赴现场掌握道路的基本情况和第一手资料,包括路的长宽度、起止点、附近建筑物等信息,同时,认真了解挖掘地方富有底蕴、彰显特色、内涵深厚的老地名等,真正将功夫做在前、做在精、做到细。今年以来,合肥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先后来到包河区、庐阳区、蜀山区等地,就拟命名道路的事项开展多次调研指导。
二是奏响民意汇集“交响曲”。道路名称服务于群众,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合肥市民政局多次深入街道、社区,通过召开道路命名征求意见群众座谈会、张贴公示等规定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在此基础上拟订道路命名初步方案。对初步形成的方案,根据需要适时组织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论证,在坚持“遵照历史、兼顾习俗、体现规划、好找好记”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修改意见,确保道路命名的科学性、民主性、规范性。
三是奏响协调监督“进行曲”。合肥市民政局始终践行道路名称管理和服务“一直在路上”的工作作风,在严格审核审批、正式批准道路命名方案后,督促区级民政部门做好后期道路标识设置等工作,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协调,主动做好道路名称的审核把关,积极参与道路标识和交通指示牌的设置验收工作,确保新建道路标识正确无误。
万晓源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后祥
新闻推荐
□陶余来“在青岛老城,凡是以法国梧桐为行道树的地方,都是最初的市中心。连接区与区之间的过渡性道路上,则站立着白...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