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来自濉溪县临涣镇四里村的69岁老人邵士英在安医大二附院接受了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成为全省第一个享受新农合住院“按病种付费”的患者,8.2万元的定额治疗费用,邵老太只需自付2万多元。
邵士英的儿子袁海鸥告诉记者,7月1日一大早,他和妹妹带母亲来二附院准备手术,当医生告诉他如今母亲的病只要付两三万就能治好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袁海鸥说,一年前,母亲经常感到胸闷,到县医院一查,被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医生建议立即手术,但手术费用需要8到10万,而当时新农合只能报销2到3万。袁海鸥的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没有什么收入,一下子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无奈,邵大妈只好靠吃药维持病情。然而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越来越不起作用了,只得选择手术。
“这次我们只带了3万块钱,本打算先住下来再回去筹钱,没想到遇到了这么好的政策”,袁海鸥高兴地说。
邵士英享受的是安徽省7月1日刚实行的新农合住院 “按病种付费”政策(本报6月28日曾报道),该政策将邵大妈所患的心脏瓣膜病变等20组重大疾病列入省级医院按病种付费试点范围,并明确规定,这20组重大疾病患者在省级定点医院就诊,只需自付实际医疗费用的30%。 “以邵大妈为例,她只需在住院时预缴2.46万元住院费就可以接受手术了,出院时按当次住院实际医疗费用的30%结算,多退少补。而报销等相关事务一律由院方承担”,安医大二附院心胸外科主任石开虎表示。
除了费用大大降低以外,“按病种付费”的患者住院手续也比以前简单很多。石开虎说,像邵大妈这种病,患者只需携带参合证和身份证直接到省级定点医院诊疗,而之前必须由二级医院转诊,否则无法报销。病人到医院后,经确诊为“按病种付费”重大疾病患者,开具入院通知单,然后就可以接受治疗,直至治愈出院。
“按病种付费”实施以后,患者的花销大大降低了,那么,医院为了控制医疗成本会不会“偷工减料”呢?对此,石主任介绍,按病种付费的每一种病都要严格按照卫生部规定的临床路径和安徽省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方案来治疗,“每天做什么检查、用什么药都有规定,出院也有明确的标准,所有的医嘱、处方都要上网,省农合办可以在网上实时监控,确保治疗规范、透明、安全”。
“实行新农合按病种付费以后,95%左右的心脏病都可以享受70%的报销,患者再也不需为高昂的治疗费用犯愁了。 ”石开虎告诉记者。
程茂枝颜理海王红兰
新闻推荐
编辑同志:政府对小麦“一喷三防”给予补贴,这是对粮食生产的重视,也是一项惠农之举。但在我们这地方,我发现这件好事办的令人不太满意。从去年的操作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农药发到户时...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