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民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近三届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农民参与度大幅提高,由此也衍生出诸多矛盾。对此,本报进行了长期、深入关注,为促进基层民主的“发育”尽心竭力。
2005年,安徽省举行第六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濉溪县临涣镇梁家村在选举时,有人散发“传单”,张贴大字报,干扰选举。为此,本报在一版迅速刊发了题为《选举前夜冒出千份“传单”》的稿件,对这一行为提出批评。同时,针对此届选举中存在的问题,本报撰写了题为《乡镇抓村选要到位》的评论员文章,于当年4月12日刊出,文章针对性强,具有指导意义。
2008年第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期间,针对选举加重村级负担这一新问题,本报于当年8月1日在3版推出 《村换届选举成本越来越高——每村至少花万元,穷村因此背上债务》的报道。这一报道引起了省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第八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时专门安排了专项经费,为选举的正常进行提供了保障。
2011年,第八届村委会选举时,因村干部待遇提高、并村等原因,换届选举的矛盾更加突出。选举期间,本报开通了两部举报热线,共收到各地群众反映的问题400余件,本报一一转交相关市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据不完全统计,全省有40多个县向本报反馈了调查结果,我们也及时进行了跟踪报道。
本报记者王明存
◆2004年10月1日头版头条 (冯长福)
新闻推荐
九年义务教育免哪些费?凤阳县武店镇一读者反映:国家推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到底有哪些具体的规定我也不知道,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期内,学生所有费用全免还是只收取书本费或学费呢?反馈:凤阳县教育局...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