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濉溪新闻 > 正文

上游排污水 下游鱼遭殃宿州、濉溪渔民终获300万元跨省补偿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1-10-11 12:33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宿州、濉溪渔民终获300万元跨省补偿

近日,宿州市渔民代表来到安徽省环保厅送上一面锦旗,感谢该厅已经拿到了225万元补偿款。连日来,濉溪县也陆续开始把75万元补偿款发放到渔民手中。 2008年夏天,沱河濉溪段、新汴河宿州段先后死鱼数百万斤,一些渔民几乎倾家荡产。这300万元补偿款,是河南及安徽省两地对当年死鱼事件的补偿。

据悉,如此跨省补偿在安徽尚属首次。

沱河是淮河的支流,从上游河南永城市流经安徽省濉溪县,至宿州市埇桥区时改名为新汴河。 2008年5月,一股污水从沱河上游流进濉溪、宿州境内的河道内,数千亩水域受到污染,百万斤鱼儿死亡。同年7月上旬,上游污水再次涌进濉溪境内的沱河、宿州境内的新汴河。截至当月12日上午,造成当地300余万斤鱼死亡。两次水污染死鱼事件,造成濉溪、宿州埇桥区上百户渔民几乎倾家荡产。

事后环保部门调查发现,该事件系因河南省永城市开闸放水,造成沱河上游污水下泄,最终流入安徽省境内,污水中的氧气含量几乎为零,造成数百万斤鱼死亡。

安徽省环保、渔业、水利等部门会同淮北、宿州两市,对死鱼事件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原因分析。随后,安徽省环保厅与河南省环保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这场沟通与协调非常“马拉松”:一协调就是三年。终于在今年6月9日,环保部会同农业部、水利部在北京主持召开河南、安徽两省协调会,协调会上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由河南永城市政府、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和濉溪县政府按比例筹资、补偿渔民300万元,并于6月30日前落实到位。 7月初,补偿款全部到账,宿州市埇桥区渔民获得225万,濉溪县渔民获得75万元。

日前,淮北市环保局有关人员介绍,2008年死鱼事件凸显了一个问题——上游一放水,下游就有可能倒霉,即使有补偿,也未必能弥补全部损失,而且还费时费力。针对“上游开闸下游死鱼”的问题,国家环保部于2009年4月份主持召开了关于沱河污染的协调会,会议对沱河死鱼事件原因进行了研究。会议上各单位达成共识:发生死鱼现象的原因是河南永城所排放的水中含氧量过低。而据检测,当时上游污水发黑,呈现暗红色,带有异味,为劣五类水质。

省环保厅水办吕主任介绍说,目前环保部和环境监测总站在两地交界的地方建立了一个自动监测站,每2小时检测一次并记录一套数据。 2008年死鱼事件后,技术人员对检测站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死鱼是由于上游开闸放水造成的,“原先河道里的污泥、鱼的排泄物就很多,突然地开闸放水,把污泥、排泄物搅起来了,大规模的水流造成水道严重缺氧,鱼就死了。 ”

吕主任表示,单就水质情况来看,这些水的确是污水,但其指标、污染程度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在汛期内,上游开闸放水造成水道缺氧,整个淮河流域很常见”。

上游一开闸放水,下游鱼儿就有可能遭殃,在安徽省已经多次出现类似事件,给下游渔民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每年的7月、8月、9月是汛期,开闸放水是难以避免的。”对此,省环保厅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频繁地放水容易引起鱼死亡,所以建议渔民们即使要养鱼,最好在9月份之后养成鱼,到春季能够收获,这样就可以避开汛期。

濉溪县环保局污染控制股陈股长则表示,濉河、沱河目前已经属于行洪河道,专门用于汛期开闸泄洪,根据《行洪河道管理办法》是不允许搞渔业养殖的,当地以养鱼为生的渔民最终还是要寻找安全的可养水面。

杨嫚嫚 向凯

新闻推荐

拨打96669,贷款更快捷“安徽农金”推行“阳光办贷”、“上门办贷”

“安徽农金”推行“阳光办贷”、“上门办贷”

濉溪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濉溪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游排污水 下游鱼遭殃宿州、濉溪渔民终获300万元跨省补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