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初春,在淮北林业发展史上注定会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在“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中,淮北市累计完成造林89002亩,完成 省 下 达 任 务 72000亩 的123.6%。这一成绩,创下了淮北建市以来植树造林工作的最新记录。
科学决策保障有力
淮北市年降水量不足800毫米,境内石质山无土缺水,草木难生,历来被列为不宜造林之地。2012年,淮北森林面积为68.24万亩,森林覆盖率仅为16.87%,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约10个百分点。
“为改变森林覆盖率低、生态脆弱的不利局面,近年来我们积极实施荒山绿化工程,修复生态环境、建设山清水秀生态城市。”淮北市林业局局长盛林告诉记者,淮北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绿化攻坚摆上重要位置,从市委、市政府到各县区、乡镇以及各有关部门、单位,都真正把荒山造林当作了全力攻坚的“一号工程”。从2003年起,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连续苦战10年,造林600多万株,使12万亩石质荒山披上了绿装。
去年底,淮北市根据全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的部署,密集出台文件,在资金保障上明确提出,市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3000万元资金用于森林增长工程。石质山造林经费由市财政统筹安排;森林长廊示范段建设市财政每年每亩补助不低于500元,连续实行5年,用于流转土地及工程造林;平原绿化成片造林市财政每亩补助不低于200元……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淮北市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全面动员形成合力
1月12日清晨,杜集区南山山场陡峭的山坡上还有大片积雪。
农民工杨光明正在接近60度的陡坡上,奋力地用铁镐、铁锹开挖着树穴。他告诉记者,在陡坡上挖穴很讲究技巧,要从有碎石头或能看见土的地方入手,要不然就很容易挖到“废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山坡上有好几个挖到一半的“废坑”!
荒山绿化,最大的难题是缺土少水,树苗难以成活!
为解决这一难题,淮北市林业技术人员经过探索和实践,摸索出“炸穴挖坑、客土回填、壮苗栽植、多级提水、培大土堆、覆盖地膜、修鱼鳞坑”七步造林法,使石质山造林成活率提高到95%。
“今年是我市荒山绿化投入大型机械最多、人员最集中、挖穴进展最快、植树造林规模最大的一年! ”市林业局副局长陶士军说。
2月16日,淮北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市直机关干部300多人,来到城区东部的荒山上,以义务植树的方式,迎来了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工作日。
与此同时,各县区、乡镇也组织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 “双拥林”“工会林”“巾帼林”“青年林”相继在淮北大地上展现出绿色的身影。
兴林富民有机结合
阳春三月,濉溪县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刘圩村,路两旁刚种下的竹柳树已发出嫩芽。
“前段时间,我们结合森林增长工程,在塌陷区试种了喜水的竹柳等速生树种2000多亩。 ”村党总支副书记牛家标介绍说。
在实施森林增长工程的过程中,淮北市坚持兴林富民,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和林下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有着数百年石榴种植历史的烈山区,当地政府从2002年开始就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鼓励农民开发荒山,广种果树,让这里成为了淮北市最大的石榴基地。如今,8万亩石榴基地经济效益显著,在发展林业经济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目前,相山区已造2500亩林地中,有大樱桃800余亩、黄里石榴600亩;杜集区与砀山县罐头厂签订购销合同,把核桃、黄桃、冬枣作为平原绿化主栽树种;濉溪县在双堆集镇淮海林场营造优质桃园基地1400余亩。下一步,淮北市还将不断丰富绿化形式,培育发展林业产业,让经果林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崔全胜)
3月23日,淮北团市委在烈山区蒋疃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新闻推荐
淮北依托村部建说事室、便民超市和远教广场——村部变成“服务部”
过去村“两委”办公的场所,如今却成了村民拉家常、买农资和看电影的好去处。近日,记者在淮北市采访时发现,当地依托村部,建起 “说事室”、“农资超市”和“远教广场”后,正悄然改变农民的生活。...
濉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濉溪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