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欠债还钱,没钱还债时,拿实物抵债也未尝不可。可濉溪县双堆集镇政府最近拿镇里一块地还债时却在当地引发争议。原因在于,政府拿地还债时没有公开透明的手续,甚至连地块面积都没有弄清楚。
近日,有濉溪县双堆集镇曹坊村村民向记者反映,他们村敬老院的地皮被村干部盖上了违章门面房,影响了老人的生活。 “村干部怎么成了开发商?我们去镇政府反映,镇政府回答说是镇里欠村干部钱,才让村干部盖房子的。镇政府欠钱干嘛拿国家的地还呢? ”该村民质疑道。
据村民介绍,曹坊村是原濉溪县曹坊乡政府所在地,该乡于1992年撤并到双堆集镇后,原来的老乡政府地皮如今成了曹坊敬老院所在地。 11月28日,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发现,敬老院的南测、西侧如今已经被正在开发的门面房所包围。
记者注意到,敬老院西侧的菜园地里,一栋三层小楼初具雏形,工人们仍在进行顶楼施工。据当地村民介绍,这栋三层小楼就是某村干部所盖,没有任何手续。曹坊敬老院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栋楼入秋时才盖,占了他们敬老院的菜园子。
三层小楼所占地皮是否如当地村民所说为国有土地?小楼是不是违章建筑?镇政府是不是拿地还债?为核实知情人所言,记者11月29日来到双堆集镇政府了解情况。
双堆集镇国土所所长马勇向记者证实,敬老院的地皮全部是镇政府所有,三层小楼所占的地为国有建设用地。至于目前被私人开发的情况,他表示不太了解。
为此,记者找到了三层小楼的主人、正在镇政府开会的该镇张圩村支部书记刘某。面对记者,刘直言不讳,是他盖起了三层小楼,至今也未取得任何证件,但他表示,自己也有苦衷。“镇政府欠我家15万块钱,至今未还,我不得已才在镇政府的地皮上盖房的。 ”刘告诉记者,1998年时,双堆集镇政府让他父亲代买了近16万元的花生种,但他父亲垫付之后,镇里并未还钱。 “我要不到钱了,只能在政府地皮上盖房了,镇里知道此事。 ”
对此,双堆集镇镇长邵峰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予以证实。邵告诉记者,镇里确实欠刘家钱,但目前财力无法还清,“不得已让他盖上了房子”。但邵同时表示,虽然房子已快建好,但镇政府会在时机成熟时收回土地,“等于是镇里把地租给他,债务抵消后就收回。 ”
但双堆集镇政府几位工作人员都表示,拿地还债这一行为没有公开流程和有效手续。甚至连地块是租是卖、租期多少年、地块面积多少、何时能收回土地都没有人能向记者明确证实。
据记者了解,国有建设土地的出让有着严格的程序。 12月2日下午,濉溪县国土资源局土地发展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有建设用地出让用于开发房产的必须要履行招拍挂手续,招拍挂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信的原则。
具体到双堆集镇政府的这种作法,该工作人员表示,镇政府私下以还债为由把国有土地出让给个人的这种做法显然违规。 “招拍挂的流程中甚至有县长办公会参与研究,基层镇政府如此做法,显然不符合流程。 ”
对此,有法律专家表示,双堆集镇政府拿地还债的行为折射出当前基层政府外债过多、无力偿还的窘境,镇政府采取这种做法抵债可以说是一步险棋。但险棋还需按照规则来,镇政府当年欠的是一笔有据可查的明白钱,而在还这笔债时却因没有公开透明的手续,让当年的明白钱成了一笔糊涂账,不得不让当地群众质疑。 本报记者 陆杨 文/图
左图:抵债抵来的土地上正在建楼。
右图:老人身后的敬老院大门已被违章建筑挡住了。
新闻推荐
“人口基金助我圆了大学梦”——记濉溪县四铺镇独生女郭婉君的艰辛求学路
记濉溪县四铺镇独生女郭婉君的艰辛求学路
濉溪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濉溪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