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濉溪县,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修车工,近20年如一日为中小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免费修车,他说——
“今天帮十多位环卫工人免费修了车,要是算钱的话,至少得多挣三十元。 ”3月31日傍晚,天色渐暗,在濉溪县淮海路与沱河路交口,获得淮北市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好人等称号的王启军收拾摊子,结束一天的辛劳。不过,在他的心目中,这并不算什么损失。
1994年,王启军从濉溪县交通局修理工的位置上下岗了。消沉一段时间后,他振作起来了,决定在街头摆个修车铺,用自己的双手撑起新的生活。有着汽车修理手艺的他很快掌握了各种非机动车的修理技术。随着手艺逐渐得到周围群众的认可,来其摊位前修车的人愈来愈多。
大概是1995年夏天的一个中午,修车铺前来了一个满头是汗、双手油污的小学生。他怯怯地说:“叔叔,我的车子坏了,但没带钱,你能帮我修修吗?我把书包押你这儿。 ”看着眼前的孩子,王启军毫不犹豫地帮孩子免费修了车。让他没想到的是,第二天,孩子和他的家人一起来到修车铺前,连连道谢并执意留下了修车钱。区区小事就这样温暖了他人,这让王启军没想到。那几天,他的心里一直暖暖的。从那时起,他就决定,只要是中小学生来修车,全部免费。此后,每到放学时分,王启军的摊位总是要比其他摊位热闹。也正因为这样,他摊位里的打气筒要比其他摊位换得勤。
记者注意到,在王启军的修车摊前,立着醒目的告示牌。上面写着义务服务的人群。 “最开始免费对象仅仅是学生,如今已扩大到老年人、残疾人、环卫工人等多个群体。”王启军说。告示牌上,还有服务电话。王启军说,只要有人拨打电话,无论是刮风下雨,自己都会上门服务。
濉溪县文明办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来,王启军义务为残疾人、老年人、中小学生等人群累计免费修车5万多辆次,义务为环卫工人洗车达9000多辆次。有人替王启军算了笔账,就算每天平均义务修车30元,这些年下来,王启军起码少挣了20万元。
如今在濉溪县,王启军可谓家喻户晓。事实上,不仅是义务修车,他还默默做了很多公益的事情。他曾经见义勇为,县里奖励给他几千元。这些钱,除寄了一些给上学的孩子作为生活费外,他全部用来交特殊党费、给环卫工人买毛巾、为敬老院老人添置生活用品。受到市里表彰,得到3000元奖金,他购买了500多件纯净水送给了城管队员和环卫工人。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对我而言,就是自己辛苦点,可是却给别人带来了很大帮助。挣到的‘谢谢\’比挣到的钱多,这让我非常满足! ”王启军发自内心地说道。
新闻推荐
6月4日,淮北市濉溪县瑶池家庭农场的工人正在采摘桃子。当地农民抓住国家农业开发、塌陷区治理有利时机,在采煤塌陷区建立家庭农场,发展生态绿色农业,家庭农场集生产、休闲和观光于一体,取得良好的经...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