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新闻 濉溪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濉溪新闻 > 正文

油料:国内与国际市场渐接轨大豆和油菜籽未来的出路是:打好非转基因和深加工两张牌

来源: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5-08-04 09:37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大豆和油菜籽未来的出路是:打好非转基因和深加工两张牌

开栏的话

新常态下,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今年以来,粮食、水果、油料、鸡蛋、牛羊肉等农产品价格行情普遍不太乐观,农业的效益、农民的收益受此影响较大。为什么是这样?下一步趋势将会是怎样?如何应对农业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本报《农业周刊》今起开辟“产业新观察”专栏,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调查分析,释疑解惑。

■ 本报记者 喻寒松

继去年国家取消大豆临储收购,改为4800元/吨目标价格政策后,今年又终止了已持续数年的油菜籽临储收购。随着国家相继减弱对大豆、油菜籽的扶持政策,国内油料作物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市场环境。国产油料作物将向何处去?油料产业链的各方参与者又将如何应对新的市场挑战?

扶持政策被迫转身

安徽省粮食行业协会油脂分会7月20日在安庆市召开了安徽省油脂市场形势分析座谈会,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预测处张立伟处长在会上介绍,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内外油脂油料价格暴跌,国家首次启动油菜籽托市收购政策,由中储粮公司委托油脂加工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油菜籽,并加工成菜籽油充实中央储备。从2008到2014年,中储粮已累计收购油菜籽近2400万吨,并加工成菜籽油。

但庞大的临储菜油库存,使得财政负担沉重,按照目前临储菜油数量580万吨计算,每储存一年,国家财政需支付保管费用14亿元左右。按照临储菜油平均入库成本11000元/吨、银行利息每年6%计算,国家财政每年需支付临储菜油贷款利息38亿元左右。如果按照当前拍卖临储菜油价格5800元/吨计算,580万吨左右临储菜油全部销售完毕,国家财政需承担价差损失300亿元左右。

大豆的临储情况与油菜籽基本相仿,临时存储大豆收购和国家增加中央储备大豆,国内大豆库存量大幅增加,政策使得市场价格与供需严重脱钩。自2008年到2013年,国家共临时收储大豆逾2000万吨。截至目前,国内临时存储大豆仍有600多万吨等待销售。为此,国家从去年开始,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大豆产区,对国产大豆实施4800元/吨的目标价格政策。

农户收益锐减

宿松县汇口镇三星村的胡维高今年种了20亩油菜,单产约150公斤/亩。他告诉记者,本季油菜籽每亩投入种子、肥料、农药、人工等费用400元(不计土地流转费用)。以油菜籽每斤1.9元的市场价格计算,每亩产值约570元,扣除各项开支,每亩毛收入只有170元。省物价局调查显示,在缺少国家政策支撑的情况下,农户油菜籽种植收益大幅锐减,该局吕海对记者说,虽然今年安徽省油菜籽平均单产166.95公斤,比去年增加16.67公斤,但在调查期内油菜籽平均出售价格为4.15元/公斤,较上一年度下跌0.77元/公斤。

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大豆种植户更早感受到国内市场的寒意。记者长期跟踪国内大豆市场发现,自1995年以来,我国由过去的大豆出口国转变成了大豆进口国,并且随着国内对油脂和植物蛋白需求的日益增长,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国内大豆市场价格受国际市场低价大豆影响,特别是2008年以后,国内大豆价格长期在2元/斤上下波动,农户种植收益与同季作物玉米相比,处于明显的劣势。濉溪县四铺乡八里村大豆种植户李德敏告诉记者,种植大豆每亩需投入300元左右(不计个人工和土地成本),如果以单产300斤和销售价格2.1元/斤计算,每亩产值630元,扣除投入,每亩毛收入约330元。与种植玉米相比,种植效益相差一倍以上。

油料品种市场化明显

东吴期货研究所姜兴春所长告诉记者,目前国际市场大豆和国产大豆的价差最少600元/吨,价差最高时在1000元/吨以上;进口菜油仅在6000元/吨左右,国产菜油则在7500元/吨左右;国产油菜籽市场收购价约3700元/吨,进口油菜籽价格只有3300元/吨左右。未来,国内市场会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两者的价差也会缩小。

张立伟分析说,受种植收益大幅度下降的影响,未来几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和油菜籽产量将会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与此同时,主产区大型油菜籽加工企业将被迫转型,大量中小型油菜籽加工企业可能会破产倒闭。

国产油菜籽产量不断下降,对进口油菜籽需求将会增加,未来几年菜籽进口量将长期保持较高水平。

我国大豆、油菜籽具有非转基因优势。姜兴春分析,大豆和油菜籽未来的出路是:打好非转基因和深加工两张牌。大豆往休闲食品如豆干方向发展,油菜籽则在小磨菜油等深加工以及非转基因品牌上找“亮点”。

核心提示

以大豆、油菜籽为代表的国内大宗农作物生产成本持续上涨,而相同品种的国际市场价格近年来却在走低。在成本“地板”和价格“天花板”的双重挤压下,国家持续数年的临时收储政策在巨大的财政压力面前已难以为继。在全新的市场环境下,大豆、油菜籽等农产品如何才能走出自己的路?这道难题,已经摆在了每位市场参与者的面前。与进口农产品展开差异化竞争,或许是大豆、油菜籽等油料作物闯出重围的唯一一条路。

新闻推荐

针对小麦播量过大与肥药利用率不高的“老问题”,专家强调——“绿色”种小麦 节本又增效

■ 本报记者 喻寒松安徽省是国内小麦主产区之一,自2005年开展小麦高产攻关以来,小麦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逐年增加,但片面依靠加大投入来提高小麦单产的路径很难长久维持下去。面对生态环境和资源...

濉溪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濉溪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检修农机迎午收2016-05-13 08:45
评论:(油料:国内与国际市场渐接轨大豆和油菜籽未来的出路是:打好非转基因和深加工两张牌)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