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淮北 今日濉溪
地方网 > 安徽 > 淮北市 > 今日濉溪 > 正文

照见魅力合肥 坝上新景

来源:江淮晨报 2020-07-31 05:29   https://www.yybnet.net/

坝上街。

幸福坝站。

航拍黑池坝。

航拍黑池坝。

时光荏苒。这些年,合肥的变化很大。日子好了,生活富了,环境美了,这座飞快奔跑的城市,从东向西,从南向北,无不挥洒着雄心壮志。

黑池坝、白水坝、坝上街、幸福坝……它们见证着合肥的沧桑巨变,或化身高楼大厦,或建成美丽景区,或成为人文历史标志点。坝上新景“目睹”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亦可照见合肥的广阔未来。

漫步于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人们更能领略城市变迁。开放、创新和包容的合肥以其独特的风姿惊艳了岁月,昔日的活力继续释放,新的生机蓬勃发展。

历史感与现代感并重,自然美与人文美和鸣。今天的合肥在“五高地一示范”的引领下,将在根深叶绿中阐释城市内涵,在拼搏发展中体现人文关怀,在紧跟时代脉搏中散发城市魅力。

风光正好黑池坝

黑池坝原名蜃潭,《合肥县志·古迹志》记载“水色黑,四时不竭,俗名黑池坝”。北端起于南淝河的南岸,南至今安庆西路。早年与琥珀潭相连,中间由一条坝埂隔开,便于百姓行走,进出城区。

在儿时的记忆里,黑池坝显得那么的沉稳而不失趣味。它的沉稳多半体现在宽阔的湖面,湖面上偶有翠鸟身姿轻盈,与平静交相辉映。在那个游乐园设施还没扩建的年代,黑池坝为人们提供了休闲的好去处,周末全家一起在这留张合影,心里便觉得美滋滋的。即使现在看来,仍别有一番韵味。

城市建设就是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让城市融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黑池坝景区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西北角。景区从南到北分黑池坝南广场,水面和水上俱乐部三部分。景区以水取胜,成为人们游览休闲好去处。黑池坝风景区位于琥珀山庄的东面,是环城西路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面是合肥市图书馆,西面是琥珀山庄,南面与琥珀潭相连,东面是杏花公园。

垂丝海棠、紫薇、红花玉兰、雪松……夏天,走进黑池坝风景区,仿佛走入一个墨绿色的世界。树木高大而茂密,绿色浓郁成片,一面成为赏心悦目的景观,一面成就了游人的阴凉。沿着石板路向深处走去,空气越加清新,鸟鸣虫鸣不绝于耳,让人心情舒坦起来。

除了自然景观外,这里融汇古今,让人仿佛置身历史文化之境。包拯、李绅、张辽、刘铭传……水岸东侧挡墙设置23幅浅浮雕,脍炙人口,主题以合肥悠久的历史文化、人文典故为题材,营造出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

如果说白天的黑池坝景区可以用“葱郁”来形容它的颜色,用“淡泊”来形容它的性格,那么夜晚的黑池坝景区则多了几重“缤纷”,多了几分“跳跃”。2018年3月,黑池坝景区正式亮灯,流光溢彩,为夜晚的合肥增添了一抹绚丽的靓色。夜晚,在造型各异的灯光掩映下,黑池坝水影光影交融,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也成为市区一条靓丽的夜游观光线。

在文化广场,大型的LED交互式铺装在广场中心处,来往于此的市民动态尽可留下,并反馈交互的图案。同时,立面景墙大面积的LED灯组将这些图案展示出来,通过收集互动区人流量,趣味灯光开始“燃”起来。另外,文化广场银杏树上安装投影灯,向地面投射水纹投影,与市民产生互动,增加了照明趣味性。

如今,每天都有不少市民前来散步、健走、游玩,往日的黑池坝释放着青春的气息。运动休闲广场已然是夏日夜游市民的欢乐天地。这里除了在草坪上设计灯光小品,花坛的周边也被安装了嵌入式灯带。运动强度越大,输入电流越大;能量越大,灯就越亮,原来这是广场设置的“运动之光”——自行车动力发电系统,市民通过骑自行车产生电力,进而控制点亮景观柱上的装饰灯,形成人与光的互动,营造一种热闹氛围,早已成为远近皆知的人气项目。

水上广场引入黑池坝湖水后,水上广场“活”了起来。通过在水池下安装水下灯,打亮喷泉,光与水相互依托,水景变得绚丽多彩、栩栩如生。除此之外,市民还能看到光影跑道,采用不锈钢线编织的“光雕”,采用瓦筒灯打造的“金碧辉煌式”顶部照明,模拟芦苇、气泡的拟形灯具形成绚丽夜景。

清风吹拂水面,水草涟漪,从历史走来的黑池坝正展开一方新境。繁忙之中,停歇于此,秉一颗诗心,享一份悠闲。

坝上深处有人家

据《安徽省合肥市地名录》记载:白水坝位于合肥北门外濉溪路西段,面积约50亩,原坝中心在今濉溪路上,50年代拓宽濉溪路时被拆除。刚解放时,白水坝还是合肥市的北郊,属于典型的城乡接合部,往南走,越过后来修建的环城北路便可进入市区,往北则是农村广袤的天地。岁月如梭,今天的白水坝已由原先的传统商贸单中心,形成了五河路特色商业中心、红太阳购物中心、白一巷服饰一条街以及消防巷特色小吃街等多个中心。

关于白水坝有一个传说。

传说在隋唐年间,白水坝附近有一户白姓人家,家中勤劳的白老汉带着孙女小玉以打鱼放鹅为生,孙女长得眉清目秀,十分漂亮,又是刺绣纺织的能手。相传小玉前世是七仙女中的白衣仙女,因犯错而遭受轮回,故有个蟹仙一直想要将她据为己有。小玉每月都要到白水坝巷的朗中家买石胆粉给爷爷治病,有一天在这里遇到了来自云南的美少年名医段飞,医术高明的段飞治好了小玉爷爷的病,一来二去,小玉和段飞相爱了。为了拆散他们,蟹仙害得段飞在新婚夜失去记忆,对待小玉好像一个陌生人,直到有一天,他自己一声不响直接回云南老家去了。

伤心的白小玉与蟹仙斗法,只见白水坝上空阴云密布、湖水倒灌险些淹了坝上百姓。此后再战,风起云涌,陷巢州涨庐州,天地为之失色,终将蟹仙打落湖中失去法力,从此巢湖白浪滔天、鱼蟹丛生。

小玉不畏艰险千里寻夫,从白水坝找到丽水,从丽水找到丽江,千辛万苦找到段府,但段飞还是想不起来,段府上下更是没有好脸色,伤心欲绝的小玉只好回到合肥白水坝,随后又隐居在吴山继续养鹅,因小玉所饲的大白鹅散放多食草药,以至于大白鹅成为妙药膳食。段飞食了大白鹅后恢复了记忆,遂昼夜不停赶往合肥,在肥东、肥西一带寻访白小玉,最终与之团聚。

据说后人将两人的美丽的爱情故事编成了一副对联:“合肥肥东肥西肥东西,丽友丽江丽水丽江水”,而“吴山贡鹅”也从此名扬天下。

这个传说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与自古以来人们共同的期盼息息相关,那便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白水坝的传说让生活在此的人们更加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发展,它将这种期盼融入人们的骨子里,鼓舞人们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拼搏之路。

关于白水坝,还有一首歌。

“麻早上五点望钟,村西头集合,男的带锹,女的带筐,家侠门带绳子,趴拖拉机,骑木特(摩托)车,拉板车到白水坝挖芋头……”当年,这首用合肥方言演唱的《挖芋头》在网上走红之后,让更多的人在接地气的表达中了解到白水坝。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白水坝土壤好,水分足,确实有大块的农田。后来不断兴建厂区,随着合肥城市版图扩大,渐渐与市区接壤连片,最终融为一体。

王红兵是上个世纪90年代搬到白水坝居住的,那时交通已十分便利,去市府广场四牌楼也就几站路。走进巷子里,巷子的右边就有菜市场的入口,整改后的菜市场十分整洁,来往客人细心挑选想要的瓜果蔬菜,整个菜市场散发出一股浓浓的市井气息。

不去菜市场不足以谈生活。白水坝菜市巷,一条街贯穿南北巷。一端是五河路,一端是如今的北一环。往小巷深处走去,老合肥人的市井生活跃然眼前,一栋栋密密麻麻的老式建筑,高不过五层,阳台边多会摆放几盆花。月季一茬接一茬地开,红色、粉色、绿色分外显眼。

白水坝的菜市巷对于白水坝来说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可以说白水坝的人间烟火气有大半隐藏在菜市巷里。作为白水坝浓墨重彩的一笔,菜市场、各种美食、美发店都被这条小巷安排得很妥帖。

街面上的早点铺、蛋糕坊、皮具店,各式百货应有尽有。小巷的左边是白水坝农贸市场,这里每天都非常热闹。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深爱着这里的气氛,感受着小巷经年累月的相守,在流逝的岁月中,还原生活原本的朴实和沉厚。

抚拾过往,记忆总是深长。离开故乡的人深谙其中深意。对于很多老合肥来说,白水坝是他们的故乡,不管离开多久,吃一口街巷饭,走一遍街巷路,多少年前的美好也会重新唤醒。

白水坝的传说很美,歌词悠长,诉不尽古往今来真真切切的生活。今天,作为城市地标之一的白水坝,熠熠生辉,收藏了老合肥人心中最美的故乡,承载着乡愁,奔涌着希望。

老街焕发新魅力

坝上街,位于合肥东门外,临南淝河东岸而筑,原为金大塘与南淝河之间的一小坝,又有码头,经商者多集于河沿,逐渐成为小街。今天的坝上街东至明光路、西至滁州路、北至长江东路、南至芜湖路。

如果你只是听说过坝上街,那想象中的它可能是一幅苍老的样子:青石板,街景上伴有丝丝缕缕熟悉的唱腔……坝上街破除了人们对老地标的想象。在这里走上一遭,你会发现坝上街一边把时光留在了巷陌之中,留在老街人的平静日子里;一边作为一个有着百年商业历史的地区,坝上街又是繁华之地,商贾云集,承载着合肥昔日繁华的记忆。

坝上街,这个昔日合肥的大“菜篮子”、大“果盘子”,从前几乎每天都和合肥人的日常生活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据档案记载,远在清咸丰年间,坝上街就已是巢湖沿岸各县油粮、竹木、农副产品的重要集散地之一,南淝河载来东西客商,泊去南北百货。由于其是合肥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因此被誉为“风水宝地”。全国各地商贾慧眼识珠,纷纷在此设立粮行,裕发、得丰、鸿昌等数十家粮行应运而生,鼎盛时期,坝上街附近的粮行、砻坊、小碾米厂达二三十家,“合肥米市”由此得名。且传遍四乡、邻县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均在此集散的稻米在100万石左右,大多数经坝上街水路运往芜湖、无锡等地米市交易,往来货船穿梭其中,逐渐成为合肥大型自由农贸市场之一。

前些年,坝上街还曾被搬上荧幕,以点带面反映合肥改革开放辉煌成就。两位合肥籍作家编剧以《坝上街》为名创作了电视连续剧。该剧以肥西小井庄包产到户事件为切口,以合肥坝上街普通百姓的众生相为“舞台”,精心塑造了一大批“坝上街人”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奋勇搏杀、艰难创业的生动故事,全景式地反映了合肥在改革开放后近40年的奋斗历程,艺术地再现了合肥的城市变迁、社会和经济发展、风俗变革、历史文化、名胜名人和现代风貌。

其实,坝上街更大的辉煌则起步于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1980年,合肥市政府为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搞活流通,繁荣合肥市场供应,将原滁州路一条街辟建为坝上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还投资350多万元,先后两次对市场进行改造、扩建,使之初具规模,成为封闭式、专业型、开放型大型批发市场。由于品种丰富,供应量大,市场还起到了平抑物价的作用。

随着岁月更迭,坝上街区域逐渐退却了往昔的繁荣,环境与周边日新月异的面貌愈显不相适应。为再现老街的魅力,2010年6月,坝上街旧城改造正式开工,这里已然成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的合肥东城全新商圈。古老的坝上街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当然,只要你细细留心,坝上街还存有它从容、温情的一面。以“坝上街”命名的各类小铺,诉说着“质朴、勤劳、幸福、喜悦”,承载着悠悠的历史记忆,几多亲切,于繁华中续写时光传奇。

这里是坝上街,这里的时间和这里的人达成了属于这里的默契,那便是勇于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精神正是今天的合肥蓬勃向上的一隅写照。

幸福坝盛开幸福花

“开往幸福坝的列车即将进站。”2019年底,合肥地铁3号线正式运行,其中,“幸福坝”作为终点站驶入人们的视野。它在哪?为何取名幸福坝?

幸福坝是一个地名,1957年冬始建,因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坝建设而成名。

提到幸福坝,不得不提到的有肥西上派镇肥光社区。它原是肥光乡肥光村,在镇东合安公路(今金寨南路)旁,原名三十岗,因北离合肥城德胜门30华里得名,1954年成立全省第一个高级农业合作社,取名“肥光” 意即“肥西之光”。 幸福坝便位于原肥光乡肥光村,今属上派镇肥光社区。

1958年1月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安徽省委领导曾希圣、黄岩、王光宇等陪同下,视察了肥光高级农业社、肥光小学、幸福坝水库工地。视察正在兴修的肥光水库大坝时,肥光农业社主任告诉总理:“大坝完工后,自流灌溉,可使全社大部分农田变成保收田,所以取名幸福坝。”

“水里鱼满塘,家中粮满仓,党的恩情深,幸福万年长。”据当地的老人回忆,那时候建水坝不简单,虽然地形有利,但那个时候都是用古老的工具,即箢子、扁担、锹,古老的方式,即人挑肩扛。经过广大农民的艰苦奋斗,水坝终于建成了,取名幸福坝。水坝既可蓄水灌溉,又可养鱼、发电、加工、磨面、夹米、轧花,周围的老百姓受益匪浅。

“记得我小的时候,水库里的水特别的清,夏天的傍晚,住在周边的乡亲都会来这边游泳,平时里钓鱼的人也很多,周边的几棵桑葚树是我们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住在幸福小区的老人申家辉深情款款地回忆道。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昔日的幸福坝早已换了新颜,老居民换上“新居所”。 如今,飞驰的地铁3号线列车实实在在赋予生活在幸福坝的居民更多“幸福”含义。作为全国绿化模范县的肥西县,全面启动绿化会战后,致力于打造“森林肥西”。对于居民们来说,幸福坝建设后的红利可谓“真金白银”。千亩植树基地种植香樟、桂花、樱花、紫薇等树种,再配以雕塑、亭台、步道等园林设施,已经成为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列车疾驰,满载而来的是经济发展,周围设施完善;鸟语花香,居民的小康愿望照进现实。幸福坝盛开幸福花,历史与发展交织,美景与生活共歌。

岁月褪去往昔的铅华,这些合肥老地标承载着历史的厚重,葆有古韵;律动着现代的时尚,亦焕新机。漫步在时空交错的坝上新景,人们从点滴的变化,追溯来处,畅想未来。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刘畅/文 高博/摄

新闻推荐

来这里 感受皖北六市之美 皖北人游皖北采风踩线活动之走进蚌埠、亳州、淮北

药材之乡——亳州亳州素以“华佗故里,药材之乡”闻名,明清时期已成为全国四大药都之一。当采风踩线团走进此次采...

濉溪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濉溪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照见魅力合肥 坝上新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