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台县顾桥镇顾桥社区,由于村民怀疑社居委干部贪污集体资金,村民和该县纪委共同清查社区账目,结果发现大笔集体资金不知去向。两年来,他们无数次上访,没有得到答复。而主导查账的县纪委调查组,至今也没有“给群众一个明白。 ”
7月29日,记者在凤台县了解到,2011年,顾桥社区村民认为社区干部涉嫌贪污青苗费(煤矿采煤致土地塌陷补偿资金),三四百位村民到镇政府上访,时任镇党委书记许诺让村民推选清账人员清查社区账目,村民当场推选出10人,其中8人是村民代表。
在此次清账之前,即2012年初,凤台县审计局对该社区2003年至2011年财务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发现的问题有:社居委干部坐收坐支,未进行村账收支核算,违反规定扩大费用开支范围,白条列支现象严重等。
但村民认为真正的问题没有审计出来,于是,由县纪委两名干部、镇纪委副书记、4名村民 (清账小组成员)对顾桥社区2009年至2011年账目予以清查。清账村民说,通过两次清查,前后用了近半年时间,共发现十几个较为严重的经济问题,涉及200多万元集体资金,查出的主要问题有:
1.社区账目里有一笔16万元的入账发票,发票上注明这笔钱用于电线线路改造。县纪委干部带领清账村民到镇供电所核实,了解到镇供电所根本没有向社区收取这笔费用,线路改造是免费进行的。
2.政府拨付16万元给社区,用于排污工程,但该社区没有实施这项工程,查账发现社居委干部通过报销假发票,套取了这笔资金。
3.地质勘察队勘察地下煤矿储存量,在农户承包地打了5眼井,每眼井补偿农户7万元,共计35万元补偿款,但农户总共只获得了5万元补偿,还有30万元没有发放给农户,也没入账。
4.社区报销入账的一张15万多元的发票,发票显示用于修建下水道,其实该下水道并没有修建。另外,2008年虽修了一条下水道,但发现该项目重复报销了65050元。
5.社区将土地出售给农户建房,收入61万多元。建蔬菜摊位出售,收取了25万元。但账目显示,这两项收入只有22万元入账了,其余的钱款不知去向。
6.煤矿支付的青苗补偿款100多万元,这笔资金现在哪里,村民不知道。
……
参与清账的村民反映说,清账工作结束时,县、镇纪委召集10位清账小组成员在镇会议室宣布,给予原总支书记开除党籍处分,村主任、会计留党查看一年处分,副总支书党内警告等处分。
“账目没查清就草草收场,给社区干部的处分太轻了,当时我们10人都不同意,还在会议室争吵起来。我们清查出那么多资金,是被社区干部贪污,还是被社区干部开支了?如果是开支了,这些钱具体用到哪方面了,必须有一个说法。 ”清账村民说,他们当场向负责此次清账的县纪委一位张主任表达了强烈的抗议,但对方只是含糊其辞,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说法。
因为所查钱款去向不明,清账没有结果,所以,他们无数次到县纪委,要求县纪委调查组将所有账目移交检察机关审查,但没有结果。无奈之下,他们开始赴省城、北京上访,但至今也没哪个部门出面给个结果。
对村民的疑问,记者找到相关人员核实了解情况,该社区原总支书记说,村民反映的问题不实,他们没有贪污。而参与查账的顾桥镇纪委副书记方大胜则解释,此案主要由县纪委调查的,他们只是协助,具体情况不太清楚。村民反映的青苗补偿款在“账”上。
针对村民提出的其它诸多钱款去向等问题,记者请该县纪委目前负责此项工作的彭主任一一给予解释。但他只是笼统地说,有些资金没有入社区账,但入了账外账,社区干部的行为,属于坐收坐支,有的支出的确不合理,比如吃喝等,但社区干部并没有把钱装入个人口袋。还有些问题,他说记不清了。 “这个镇是2009年开始村账镇管的,镇里管理上也有漏洞。 ”
纪委虽介入清账,两年来还是一笔糊涂账。让记者感到不解的是,镇、县纪委既然已经组成了调查组清账,为何没有查清每笔集体资金的花销去向?
顾桥社区这么多笔大额度的集体资金去向不明,县、镇清账两年时间久拖不决,不给个明确的说法,的确难以服众,更不符合有关规定。
对此问题,本报将继续关注。本报记者 王明存实习生 姚红涛
新闻推荐
在太和、凤台等地推行的“粮食银行”,既有利农民增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存粮如何盘出“活钱”?
8月21日,天气不错,太和“三泰小麦储兑所”负责人高伟一早就下乡收粮食了。在宫集镇,按照每斤1.21元的价格,农民杨广琴将2万多斤小麦“卖”给了高伟,收取的却非现金,而是一本名为“粮食存折”的本子...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