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郭 晨
今年元旦前夕,天气晴好。在凤台县丁集乡丁庄村村部大院内,该县交管大队三中队队长李季正在给几位村民讲解交通安全知识:“交通安全很重要,交通标志要记牢。行人路上右边走,开车速度慢点好……”交通安全知识被李季编成了朗朗上口的顺口溜,村民们听得也是津津有味。
“过去只知道走路要靠边,别的交通规则就不太熟悉,交通标志也看不懂。 ”丁庄村村民胡泽民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对交通规则一知半解,李季来到村里后,常常给他们讲解交通安全知识,详细说明交通规则。“现在俺村的汽车越来越多,懂点交通规则,对人对己都是好事。 ”胡泽民说。
近年来,农村机动车车辆不断增加,交通事故频发,加上农村驾驶人交通意识薄弱,行人不熟悉交通规则,导致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成为交管工作中的瓶颈。为了加强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力度,淮南市在全市推行“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工作警务模式,分派交警到各村驻村工作,实现了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覆盖。李季就是丁庄村的包村交警。
刚到丁庄村,李季就对村里村外的交通情况排查了一遍,发现连接凤台和蒙城的203省道纵贯全村,每天往来凤台和蒙城的车辆不断;丁集煤矿就在村子附近,运煤车辆每天都要穿村而过;此外,村内目前有10多辆机动车,40多辆摩托车,电动车几乎家家都有。 “孩子们上学放学、村民赶集都要经过203省道,安全压力很大。 ”
掌握了村子的交通情况,李季制定了一套方案。首先,走家串户向村民讲解安全知识。其次,在村子里发展了多名安全联络员,发动大家一起开展宣传和监督工作。 “我经常骑电动三轮车赶集,过去在路上骑得有点快,李队长来后一番劝导,我再也不敢骑快了。 ”胡泽民告诉记者,以前村子里拖拉机违法载人、摩托车超员、酒驾这样的交通违法行为时常发生,经过李季一段时间的宣传,大家渐渐意识到违法交通的危险性,上述行为大为减少。
“村子里交管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孩子们上学放学的行路安全。 ”李季介绍,村内近200名学龄儿童,年龄小的由家长接送,年龄大的都是自己往返。为了提高孩子们往返途中的安全性,李季还开展了护学行动,早晚护送在省道上来来往往的学生。护学的同时,李季还将学生们发展为交通安全宣传员,让他们“小手拉大手”,向自己的家长介绍交通安全知识。村民们都说,李队长来到村里后,大家不仅了解到许多交通规则,也觉得走在路上安全了。
交警驻村,使交通管理触角最大限度地向农村延伸,减少了管理盲区,扩大了管理覆盖面。 2014年,淮南市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分别下降9.5%、8.3%、7.9%和8.1%,未发生死亡3人以上重大交通事故,交通安全形势持续好转。
新闻推荐
■ 本报见习记者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陈 明“家过小康安乐日 春回大地艳阳天”“顺民意办实事乡村改旧貌 得民心修公路神州换新颜”……记者日前走进凤台县新集镇农村,从一幅幅喜庆的春联中,感受...
凤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凤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