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凤台新闻 > 正文

“跪守讲台”的好老师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6-22 14:20   https://www.yybnet.net/

6月19日,淮南市凤台县丁集镇张巷小学老师李元芳跪在板凳上为孩子们讲课。 本报记者 杨竹 摄

淮南市凤台县张巷小学一年级教师李元芳,因脊髓灰质炎致左腿肌肉萎缩,18年来在乡村小学里默默耕耘,用温暖呵护留守儿童,用自强激励乡村少年,跪守三尺讲台,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本报记者 张岳

一节课

从“眼中有你”,到“心里有你”

6月19日早上7点多,李元芳骑着三轮电动车,在乡间小路上徐徐行驶,路边的白杨树迎风招展,秧苗在水田里昂首挺胸,偶尔,劳作的农民会直起身板歇息片刻。

行至一块路边的水田旁,李元芳把电动车停下来,拄着拐棍,慢慢走到湿润的田埂上,留下一行两个深浅不一样的脚印和深深的小黑洞。

“然然奶奶,现在天气这么热,然然的长袖褂子该换成短袖的了,晚上也该给她洗洗头、洗洗澡了。 ”李元芳笑呵呵地“交待”着,然然的奶奶笑着解释:这两天都在摸黑插秧,今天晚上回家一定给然然洗澡洗头。

然然是李元芳班里的学生,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农活繁重的爷爷奶奶经常疏于照顾然然。

此时,然然正在张巷小学一年级的教室里,和其他68个孩子一起晨读。李元芳走进教室,晨读的声音更热烈了。

李元芳踱移到讲台上,戴上“小蜜蜂”,挎上扩音器,还没有开口讲话,脸上就笑开了花,眼里荡漾着浓浓的爱意。

李元芳开始上课了。她虽拄着拐棍,却十分轻盈。讲解课文时,她像只燕子,不停穿梭在学生中。她走到哪儿,孩子们的眼神就跟到哪儿,她的眼里都是孩子,孩子的眼里也都是老师。

一节课接近尾声时,李元芳站在讲台上,讲台后有一条板凳,她悄悄地跪在上面,头上有层细细的汗珠。 “同学们,今天是父亲节,回家别忘了跟爸爸说一句节日快乐。 ”

“老师老师,我爸爸在福建呢,我能不能祝爷爷节日快乐?”学生李子豪举手问。

“当然可以。爷爷是爸爸的爸爸,只要是我们的亲人,我们都要关心噢。 ”李元芳一边说一边用手在脸上划了一个笑脸。孩子们哄堂大笑,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孩子说了句“Yes! ”

下课铃声一响,活泼可爱的孩子们蜂拥而出。李元芳还跪在板凳上,几个孩子急吼吼地围住她。

“老师老师,你可知道?俺爸昨天回来啦!”“老师老师,你猜俺家大黄狗下了几只狗崽? ”……阳光洒在孩子们的脸上,像一朵朵向日葵,要把美好与“太阳”分享。

李元芳觉得,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的老师,身教胜于言教,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孩子们最纯真,只有你喜欢她,她才会喜欢你。

“老师,你坐着上课吧,你这样跪着多累啊。 ”然然又一次“央求”李老师。

“坐着讲课看不到你们啊,跪着上课是累一些,但是我想看到你们,看你们红扑扑的小脸蛋啊。眼里有你们,心里也有你们。”

李元芳跪着上课,她的两个膝盖一马平川,白得像纸一样,硬得像书一样,见证了一个乡村老师对职业的坚守和对学生的慈爱。

朋友圈

一头连着家长,一头拴着孩子

李元芳发的“朋友圈”里,主角都是她的学生们。那些照片上六七岁的孩子,眼里藏不住对父母的想念。

“我和很多家长都是微信好友,我常把孩子们的照片发给他们,孩子长得很快,我想尽可能让外出打工的家长,熟悉孩子成长的每一步。 ”李元芳说。

有的留守儿童很敏感,有的还很倔强。班上的刚刚就是这样的一个小孩,明明很想念父母,可是,他从来不愿意接父母的电话。 “有的孩子心里会埋怨父母离他远去,不知道在电话里跟父母说什么,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性格也会越来越孤僻。 ”

李元芳经常给刚刚的父母发照片,记录刚刚点点滴滴的变化。慢慢地,刚刚愿意接电话,与爸爸妈妈在电话里聊天,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了。

李元芳就像风筝上的线,一头连着父母,一头拴着孩子,千方百计地创造机会,让身在外地的父母参与孩子的成长。

强强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不知道妈妈长什么样子,从小就跟着20多岁的哥哥在一起生活。孤单的强强性格内向,小小年纪就独来独往。李元芳很揪心,心里总是放不下他,只要一有时间,她就拄着拐棍到强强家去看看,很多时候家里只有强强一个人生活。

“李老师教我怎么用燃气灶,教我怎么用电磁炉,教我怎么叠被子……刚开始,我觉得她好烦啊,但那种‘烦\’好像有一种母爱的味道。 ”强强说。

如今,强强早已从张巷小学毕业,远离了李元芳的视线,但是只要他回到张巷村,都要找李元芳听听她的“唠叨”,问候他心目中的“妈妈”。

“在农村小学,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喜欢语文老师,然后再喜欢语文这门课。孩子们喜欢老师,他们的成绩自然而然就不会太差。 ”李元芳总结她的“教育心经”。

爱是最好的教育。成天乐呵呵的李元芳,与孩子打成一片。在骑车通往学校的乡道上,每次遇到步行的学生,李元芳都要载上他们。

有一次,两个孩子搭车,半路电动车没电。孩子们知道她行动不便,让她别下车,主动把车推到学校。那一刻,他们在她身后,笑声温暖了她的心。

李元芳骨子里有种坚毅,她喜欢帮助别人,哪怕是很小的一件事,都能使她满足,让她感受到幸福。

“虽然我残疾,但我一直被呵护着成长,被世界温柔以待,心里充满了温暖和阳光,我希望这些温暖可以传递给我的学生们,特别是留守儿童,尽我最大的努力,希望他们都能拥有一个温暖的童年。 ”李元芳说。

一根拐

用自立自强,走好每一步

李元芳拐坏了多少根拐棍,她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她清楚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

“3岁前,她已经会走路了,后来得了这个病,左腿坏了,不能走路她就开始爬,还把一条腿挂在脖子上,另一条腿拖着走。 ”父亲李加庆说。

后来,村里来了懂医的知青,李加庆请对方给女儿针灸。 6个月后,女儿右腿渐渐恢复了知觉。知青走后,父亲又带着她到处治疗。等李元芳到了上学的年纪,父亲背着女儿上学。

李元芳曾很自卑,自记事起,她有很长的时间喜欢独处,害怕别人的目光停在自己身上。

父亲李加庆说,一条好腿、一条孬腿走路,摔跟头是常有的事儿。但无论摔得多么疼,李元芳从不哭出来,总是双眼噙满泪水。

1990年,李元芳的左腿已蜷曲变形,膝关节无法伸直。医院术后虽有缓解,为避免进一步恶化,医生劝她把单拐改成双拐,防止脊柱进一步侧弯。

“一个没治掉,反倒治成了两个?”说什么李元芳都不肯用双拐。她甚至威胁父亲,“若是买,回家路上便顺着长江大桥扔下去。 ”李加庆被她的激烈反应吓到了,加之手术成功,到底没拗过女儿。

在住校期间,她双手拄着一个拐,单手拿不了重物,室友和同学都帮她打饭、洗衣,事事都很照顾她。

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小学老师,李元芳每次去学校,不是父亲骑车带她去,就是母亲拉着板车带她去。

“父母不能拉我一辈子,我想学自行车,必须要学,无论要摔多少次。”李元芳回忆说。

连路都走不稳,学骑自行车谈何容易?李加庆在后面扶着,一放手,李元芳就跌倒在地,身上全是伤。“用好腿蹬一圈,坏腿随惯性带一圈。 ”这过程异常艰难,李元芳坚持了十多天才会。

当风从耳边呼啸而过,自行车骑得稳稳当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感受到了飞翔的感觉。那段时间,她就这样开心地围着村子,骑了一圈又一圈,迷恋自行车带给她久违的自信。

“在风雨中飞翔的鸟,才是勇敢的;顶着困难往前跑的人,才是有出息的。 ”在教室的外墙上,挂着这样一句励志格言,李元芳特别有感触。回首过往,她拄着一根拐,用自立自强,走好人生每一步。

新闻推荐

强责任 重保障 抓创新淮南“三向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

今年以来,淮南市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为主线,以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点,坚持强责任、重保障、抓创新“三向着力”,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不断迈上新台...

凤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凤台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跪守讲台”的好老师)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