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农技“特派员”现场解疑难

来源:安徽日报 2015-03-03 17:48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孙玉宝本报通讯员 苏 强

近日,皖北平原寒风凛冽,但一座座塑料大棚温暖如春。绿色的草莓秧蔓下,一颗颗红色的果实显得格外娇嫩。然而,面对即将成熟的鲜果,淮南市谢家集区史院乡联湖村阳光蔬果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兵却是眉头紧锁、满面愁容。

杨兵是远近闻名的草莓种植大户。近日,他家的草莓叶子像撒了白粉一样,出现一片片的白斑,让杨兵不知所措。

正在一筹莫展时,淮南市农业科技110的特派员窦祖霞向他走来。“窦主任,你快看看吧,这草莓得了白粉病,怎么办呀? ”杨兵急忙向窦祖霞询问“治病良方”。

窦祖霞走进大棚仔细观察后,告诉杨兵:“目前这片草莓的白粉病是初期,可轻剂量施用药剂,不能光打叶面,要从内径果实上开始防治。另外还可以采用硫磺熏蒸的办法,防治效果会更好。 ”

“淮南曹庵、史院等地是传统的草莓种植区,像杨兵这样的种植户很多,如果田间管理经验不足,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 ”窦祖霞向记者介绍,去年11月底,农技人员首次到合作社就发现,农户种植的草莓由于缺少底肥,出现了炭疽病和白粉病。现在,农技人员正在指导农户防治白粉病,针对肥分不足、防风等生产技术难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杨兵告诉记者:“我们基地有一些农户种植草莓时间不长,缺乏经验技术。专家下到田头现场指导,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管理和预防病害,比自己摸索要强多了。 ”

曹庵镇草莓种植大户杨积冠也有同样的感受:“农业科技110对草莓种植帮助很大,有他们技术指导,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就有了保障。今年,我们基地3000多亩草莓平均每亩可望增收5000元左右。 ”

据淮南市科技局负责人介绍,去年以来,该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农委、市科协四部门联合实施了 “农业科技110”工程,着重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采取科技特派员联系农业生产基地和专家小分队下乡的形式,把农业科技送到田间地头,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新闻推荐

道路户户连 造福百姓家

本报见习记者 范孝东本报通讯员 徐瑞成近日,记者来到淮南市毛集实验区大郢村,发现昔日的土路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条条延伸到每家每户的水泥路,形成了道路网。按大郢村村民的说法,该村水泥路已...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刘驾鹏同志逝世2015-03-16 17:42
猜你喜欢:
眼光和胸怀2015-03-27 17:37
评论:(农技“特派员”现场解疑难)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