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全年开工2730户,竣工2600户,省民生办下达的任务全面完成。针对看病难问题,全面落实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减轻群众就医负担4600余万元;治疗费、护理费、门诊诊察费在省标准基础上再降两成;组建市级公立医院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联合体,每年节约采购资金近4000万元;组建跨行政区域的城乡医疗联合体,促进医疗资源均衡配置。针对养老难问题,研究制定《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积极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呼叫平台建设,对使用闲置房屋开展日间照料的社区视情给予10万至15万元的建设补贴,按3.5万至5万元的标准及时拨付照料中心运营补贴。
活血,创新创业激活发展一江春水
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创新是创业的引擎,创新创业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淮南市坚持把促进群众创新创业当作富民之道、强市之举,在专项行动中作出具体安排。
注重政策引领,研究制定《“创业淮南”行动计划(2015—2017年)》,计划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以上,带动就业6万人以上。突出典型激励,开展第三届“十大创业之星”评选活动,以严的标准对31位候选人层层过筛子,最终评选出淮南“十大创业之星”,以典型的力量引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腾腾烈焰。强化培训实效,坚持以市场需求、创业需求为导向,向创业培训要创业实效。截至2015年11月底,共组织4080人参加创业培训,超额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任务。
通淤,深化改革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行政服务优不优,直接影响广大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评价。淮南市牢固树立“行政服务也是生产力,也是发展环境”的理念,借力开展强化为民服务专项行动,采取切实举措推动行政服务提质升级增效。
动态调整市县乡三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定《市本级调整的行政许可项目和市本级保留的行政许可申报材料目录》,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对4355项权力事项进行“瘦身”,共精简1998项。加快建立乡镇、街道“两单”制度,实现市县乡三级政府清单制度建设全覆盖。实行招商引资项目行政审批代办制,采取代办综合窗口一口受理,市直各审批部门积极联动,代办员全程跟踪、一对一辅导等方式,2015年成功代办130余件次。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主体注册资本登记条件,提高企业注册电子化、便利化水平,截至2015年11月底,全市市场主体总数达97138户,注册资本1676.3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9%和23.14%;新增市场主体14320户,新增注册资本291.74亿元。
降压,优化机制着力化解信访积案
信访工作是社会大局稳定的“减压阀”,有效化解信访积案,更是一剂高效“降压药”。淮南市以开展强化为民服务专项行动为契机,以化解信访积案为突破口,全力推进信访工作落实。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信访责任落实、分析研判、督查问责、教育引导四项机制,力推信访积案化解,省交办的37件信访积案已全部办结。坚持党政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截至去年10月底,市党政领导累计开门接访46次,接待群众197批、1414人次,解决信访事项137件;县区党政主要领导累计公开接访985次,接待群众1279批、10753人次,解决信访事项975件。加大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已有328家单位接入系统,形成纵向联通市县乡三级,横向联通市、县区职能部门的信访信息化网络体系。
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淮南市将继续坚持从实处着眼,从群众反映强烈的诉求入手,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努力巩固拓展强化为民服务专项行动成果,从严从实做好服务群众、服务发展各项工作。
(淮组言)
新闻推荐
科技平台高筑 创新捷报频传 ——淮南市部分院士工作站采访实录
本报记者 苏 强 实习生 周 雯 “2014年,我们国瑞药业成立了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加盟院士为药物制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侯惠民院士。”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国药集团国瑞药业采访,国瑞药业药物工程研...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