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冉韬 通讯员 许璨 摄影报道) 近日,家住谢家集区平山路的许多居民惊喜地发现,在这个冬季里,早晨出门上街买菜或购买早点的时候,路两边不再有煤灰和呛人的气味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经询问得知,是谢家集区城管行政执法局执法人员动员商家自觉开展“煤改气”行动,对燃煤餐饮店面和摊点逐户上门劝导,宣讲“煤改气、煤改电”的现实意义,经过一番努力,众业主纷纷响应,停止使用煤炭等高污染燃料,改造炉具,换用清洁燃料。许多居民了解情况后,纷纷称赞城管执法人员为民着想,为居民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2018年1月1日,记者来到谢家集区平山路,看到这里的许多早餐店正在营业,商家使用的能源有的是天然气,有的是液化气或电等清洁燃料。
“煤改气以后,我整个人都轻松了,再也不用经常擦桌子上的煤灰了。”一家卖牛肉汤的李老板这样说道。据了解,他家的店也是最早响应城管号召进行了“煤改气”。李老板介绍说,他做生意,一直是用煤炭做燃料的,城管上门宣传,要“煤改气”,说心里话,一开始,他还是有抵触情绪的,毕竟是小生意, “煤改气”后要增加不小的成本。但城管执法队员告诉他,大家都在采取防控措施,全力守护共有的一片蓝天,治理雾霾等环境污染,人人有责。他经过一番细想,觉得还是城管执法队员说得对,于是,自己立马就改了。“自己用着干净方便,顾客也觉得环保卫生,还能为治理大气污染做贡献,我没有理由不支持呀!”李老板笑着说。在现场,许多业主表示,如果每个人都做一点点的改变, 就会对减少雾霾起到一点作用,尽管在生意上增加一些成本,那也是值得的。
看到环境与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许多居民纷纷称赞城管做得好,业主改得好。今年65岁的王大妈激动地说:“为了让市民呼吸到更加清新的空气,一些居民看到城管执法人员不辞辛苦地上门宣传,为之付出很多努力,他们真是为民办实事的好队伍啊。”
据该局市容二中队中队长吴海军介绍,前一段时间,为深入宣传使用高污染燃料的危害性和违法性,争取广大经营户对禁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该局组织执法人员反复上门宣传政策,还向店主送达了《致沿街商铺的一封信》和市政府《关于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通告》。经过耐心宣传和多方协调,大多数经营户最终还是认清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配合改用清洁燃料。此外,该局还因地制宜地指导业主更换清洁燃料和炉具,把管理和服务做细做实,目前,初见成效。吴海军说,下一步,城管的工作将向小街小巷延伸,力争做到全覆盖、无遗漏,倡导更多的居民积极使用清洁能源。
图:城管执法队员正在检查商家使用的炉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廖凌云)日前,记者从淮南市消保委获悉,2017年度,市消保委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618起,成功解决590起,调解成功率为95.4%,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34.6万余元,接受来电来访6114人次,不予受理123起。...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