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舒韵)“《淮南子》书,出自西汉;淮南王安,组织编撰。十三万字,篇章廿一;思想体系,牢笼天地……”日前,由市作协主席金妤依照《千字文》的形式,对鸿篇巨著《淮南子》进行提炼编撰再加工,形成《淮南子》歌一文,旨在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淮南子》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也便于大家学习了解《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淮南子》书名清雅,如同一盏古老的桃花酿,入口是清醇的香。书中文字,源于西汉风骨,于悠悠岁月中漂泊至今,字里行间尽显清透明亮的哲学,于今世犹如夜幕中星子难觅,淡泊清丽的思想萤火般流淌于白纸黑字间。而《淮南子》歌谋篇布局遵循了原著的体例结构,四字一句,简单扼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力求句句之间、段落之间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文中共用了290个字,23个段落,其中,21个段落与《淮南子》21个章节相对应,2个段落则主要对《淮南子》通篇进行概括总结。
金妤告诉记者,《淮南子》是一部治国书、哲学书,很多人仅知道书名,却不知道是什么书、什么内容,而且在宣传中也存在误区,不利于《淮南子》的普及推广。《淮南子》中有数百个成语,更有警句、名句无数,其所创作的《淮南子》歌中也大量保留了这些经典元素。为了能使《淮南子》为更多的人认识了解,金妤历时两个月潜心创作,通读《淮南子》数遍,逐一把握章节意思,每个字都进行了反复推敲拿捏,直至文章成型定稿。金妤表示,目前,淮南市正在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自己也想通过对《淮南子》的深入发掘整理再创作,为申报工作尽一份力。《淮南子》歌每个字都标注了拼音,下一步将会作为蒙学教材进行推广普及,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认识淮南这张城市名片。
新闻推荐
立足新起点 迸发新活力 ——淮南供电公司开创新时代电力事业发展新局面 本报记者 周莹莹
当前,淮南供电公司把学习和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公司的首要任务,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组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议、党支部书记例会,原汁原味学习报告原文,组织开展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推动...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