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重视、统筹规划,将乡镇卫生院纳入县级公立医院管理
有条件的市县区,可建立多个医联体,形成良性协作竞争机制。实行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并与乡村一体化管理有效紧密衔接,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借助县级公立医院的管理、技术力量,通过各种帮扶形式,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高管理水平、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信任度。对于县级公立医院而言,只有把基层医疗机构扶持起来了,能力提升了,才能让基层看得了小病,接得住下转(转诊)病人。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人才队伍,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的后顾之忧
首先由基层根据业务发展和实际服务需要,提出用人需求,由市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招聘方案,统一组织招聘,招聘人员备案,纳入编制内管理。在原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再对纳入县级公立医院管理的乡镇卫生院投入专项补助经费,用于支持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中心)更新医疗设备、加强信息化建设、激励人才基金等。建议市财政每年能拿出专项经费,为在岗村医比照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予以补贴,解决在岗村医的后顾之忧。
进一步全面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形成“1+1+1”签约服务模式
要加大签约服务力度,充分发挥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职责。引导病人在县域内、医共体内部预约就诊,进一步减少和控制区域外就诊。县级公立医院应组织医护人员扎实开展家庭签约服务,做好居民档案管理。成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行政领导组织和技术指导组织,分片包干,全院参与,与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村医组成“1+1+1”团队,开展签约服务,为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签约服务费用由医保基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和签约居民个人付费分担。在落实免费服务基础上开展有偿签约服务,有偿签约服务包中符合政策规定的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有偿签约服务收入奖励给个人。建立家庭医生考核机制,将签约人群的住院率与家庭医生报酬挂钩。
新闻推荐
统筹协调,规划设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是一项复杂工程,应加强组织领导和政策扶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协同推进、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新格局。尽快制定出台《淮南...
淮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淮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