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孙鸿)受强冷空气影响,淮南市迎来今冬首场大范围降雪和明显降温过程。这让长期栖居街头、涵洞等场所生活无着人员的生活越发艰难,暴雪中冻死、冻伤的可能性明显增加。为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安全,从3日开始至今,市民政局组织所有工作人员及车辆,上街搜救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将需要救助的人一一接回“家”。
为保障困难群众及时得到有效救助,市民政局加强“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工作力度,与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协同救助,劝导、引导街头生活无着人员接受救助,并打破常规,先行救助,再进行身份甑别,确保应救尽救。在流浪乞讨人员等可能露宿街头人员集中活动区域增设淮南市首个临时避寒救助点(田家庵区朝阳中路99号),不但设置了明显标志,还备足了棉被、棉衣等御寒物资,保证受助困难群众能吃饱穿暖。
同时,为应对突发的暴雪灾害,市民政局指导各县区民政部门组织民政助理员、乡村居干部、志愿者等3561人,对全市90个乡镇街道、1092个村居范围内的困难群众、弱势群体进行逐一排查,重点是低保户、散居五保户、优抚对象、独居、留守老人等,全面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需求,并给予棉被、棉衣等御寒物资,截至目前已走访困难群众13226户,31203人,确保了困难群众不挨饿、不受冻,安全度过这一时期。
此外,市民政局还要求,全市各类社会福利院、敬老院、救助站、军休所等民政服务机构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开展救灾应急工作,协助有关部门提前做好危险区域群众的转移安置;清点、整理现有救灾物资,确保及时调拨;做好恶劣天气期间24小时值班、应急处置和消防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信息畅通。在临时救助方面,对生活上有特殊困难的群众及时给予救助,确保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周莹莹“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八公山打造城市副中心,统筹推进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创建八公山景区国家5A级景区,推进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工作部署,听后令...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