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新闻 凤台新闻 寿县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淮南市 > 淮南新闻 > 正文

淮南市民手绘近百幅《淮南子》成语典故,为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加分 有没有一个词,让你想起一座城

来源:淮河早报 2018-01-25 14:5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张雪峰 李严 摄影报道

淮南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底蕴丰富,是中国成语典故重要的历史文化发源地之一。古淮南国刘安编撰的《淮南子》一书,经研究整理,其中收录有沿用至今的成语典故至少349条,让后人得以遥想“鲁阳挥戈”的浩然声势,感悟“寸阴尺璧”的韶华易逝,回味“同甘共苦”的一往情深,体验“澹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境界,祈祷“龟龄鹤寿”的颐养天年。不仅如此,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叶知秋”、“百川归海”、“塞翁失马”、“乐极生悲”及“女娲补天”“嫦娥奔月”等等成语典故也出自《淮南子》。千古奇书《淮南子》牢笼天地,博极古今,也成就了一座成语文化名山。当前,淮南市正在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

受此熏陶感染,年近6旬的淮南市民韩春,利用其绘画功底,描绘出《淮南子》成语典故近百幅。2018年1月下旬,在其工作室里,韩春先生为记者展示了他创作的96幅《淮南子》成语典故水墨画,画作尺幅约一平方尺。韩春擅长人物画,所以他的《淮南子》成语典故画作每幅都有人物,围绕成语典故的情节展开,并绘有其它景物作为故事发生环境背景的烘托。

众多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源于《淮南子》

在《淮南子》里,记载有《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公共怒触不周山》等上古神话传说,这些,也成为韩春创作《淮南子》成语典故的首选。在《女娲补天》作品里,韩春把女性柔美坚韧的躯体画在天崩地裂、水火交融的背景下,其时猛兽鸷鸟横行肆虐,日月惨淡无光,而披头散发、腰系藤叶的女娲,双手托举一块五色巨石奋勇腾空去堵塞苍天的巨大裂隙,表现了远古时期的母系社会的女性刚强勇敢,不惜牺牲自我去与可怕的自然灾害拼死搏斗以拯救人类,并在画面空白处用篆字题写了“女娲补天”,以楷书摘录了《淮南子·览冥训》原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让韩春得意的作品还有“一渊不两蛟”,这个五字成语出于《淮南子·说山训》:“一渊不两蛟,水定则清正”与“一山不容二虎”意思相同,画的是海龙王居中调停,并把两只蛟龙分隔两旁。而“发屋求狸” “削足适履”画作则表现了主人公自以为是的愚蠢行为,明明错了还自鸣得意的滑稽可笑。其中“削足适履”成语流传甚广,无需多做解释;“发屋求狸”成语指拆除房屋以求捕得狸猫,比喻因小失大,出自《淮南子·说山训》。

韩春早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尽管精通文史知识,但是他在创作《淮南子》成语典故画作时丝毫不敢懈怠,在构图中涉及相关的画面细节拿不准时绝对不敷衍,而是不惜耗费心血多方查找史料求证,以保证画面经得起推敲和挑剔。比如他画《听其自流》的大禹手中拿的是木耒,因为禹是上古时期传说中的人物,处于石器木器时代,手中不可能持有铁锨或钁头;而在画《发屋求狸》中蠢人的手中则拿的是钁头,因为西汉时铁器已经普及,有桑弘羊的《盐铁论》为证。

创作初衷始于《淮南子》成语热

说起韩春创作《淮南子》成语典故组画的起意,那是在2014年的秋季,当时,央视的“中国成语大会”节目正火,全国形成“成语热”;《淮南子》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其中所蕴含的成语典故为淮南市民所津津乐道,此后不久,淮南市政协就有了为淮南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的提议。这当儿,一位文友向酷爱水墨人物画创作的韩春建议画《淮南子》成语典故水墨组画,说达到12幅就可以出个挂历了,这一下子激起了韩春的创作兴趣。

于是,韩春开始在网上搜索出自《淮南子》的成语典故,他精心构思,谨慎落墨,敷染丹青,大约积累了数十幅作品后,韩春请那位友人来观看作品,友人十分欣赏,由衷赞叹画面精美,文字搭配精当。潜心研习后,《淮南子》博大精深宛如一座金矿熠熠生辉,向他招手,他决心要在这条刚刚开辟的小路上行进下去,一直往前走,深入到《淮南子》的最深处,饱览英华,尽采芳菲,酿造精品,直到基本画完其中的成语典故为止。除了完成本职工作之外,画《淮南子》成语典故成了韩春每日不可或缺的功课,在午休和晚上他都要铺开宣纸,构思绘制新的《淮南子》成语典故画面,殚精竭虑,日复一日,习惯成自然,画成语典故成了他日常生活的常态。如果哪一天因故没有完成一幅,他就会怅然若失,觉得虚度了一天。

韩春介绍,《淮南子》成书于西汉初年,所以书中成语典故中的人物衣饰装扮、人文建筑景观、所用器具等应以上古至秦汉时期为主,绝不可出现唐宋以后的装饰繁缛、华美奢侈之风。举例说,如果画面里需要绘制书籍,就绝对不能画成纸本书,而是要画成竹简,也绝不能出现人坐在太师椅上的画面,因为汉代以前宫廷或者官宦世家,跽坐是最正式的坐姿,也就是双膝跪地,臀部压在一双脚后跟上,平民百姓一般都是席地而坐的,不了解这一点的话就会把画面画得不伦不类,闹出樊哙像钟馗的笑话。

发掘古文化为提升淮南城市文化品位助力

韩春能够进行这样的创作绝非一日之功,而是有着长期的积累,他从小就对画画感兴趣,几乎没断过画笔,快退休时,他将自己的绘画经历记述了下来,把这些文字取名为《好色之“途”》。韩春是1958年生人,他介绍小时去蚌埠走亲戚时,看到亲戚邻居家的小孩画出飞机格斗场景,嘴里还不断发出飞机的呼啸和机炮声,还很羡慕,回家后也画了起来,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家人发现了他的兴趣和天赋,给予积极的鼓励。后来上学,他画黑板报、宣传栏,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赏,画画的劲头更高了。

1979年,他考上安师大中文系,学习文学的同时,他的绘画在学校出了名——彼时,讽刺漫画风头正盛,韩春的一组讽刺不文明行为的校园漫画在学校展出,大受欢迎。

在大学,他的作品就在当时特别风行的《辽宁青年》上发表,毕业后分配到学校工作,他的讽刺漫画在《安徽日报》、《经济日报》等报刊发表,直到漫画式微,他转习人物画。后来进入税务系统工作,他的绘画作品都在全省系统中获一等奖。

谈及他绘制的《淮南子》成语典故水墨组画,韩春感慨,蓦然回首,他已累积画下了近百幅作品,网上能搜索到的《淮南子》成语典故几乎都被他画完了,看着摞起有厚厚一叠的作品,他感到了一丝欣慰。

韩春说,淮南是《淮南子》的诞生地,是古文化发源地,现代化的腾飞需要古文化助力,现代化的目的更是要复兴古文化,点燃灿烂文明之火,光耀现代人的精神家园!“只研心血作朱墨,丹青描绘《淮南子》”,既然画了,就要坚持下去,“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韩春表示他会再接再厉,把这套《淮南子》成语典故水墨组画下去,把博大精深的《淮南子》文化化为生动精美的图像。

图一:创作完成的《淮南子》成语典故部分组画。

图二:韩春正在进行《淮南子》成语典故水墨画创作。

新闻推荐

200余箱假冒纸品被查 涉及多个知名品牌,涉案金额达3万余元

本报讯(记者廖凌云通讯员杨骏摄影报道)1月18日凌晨,田家庵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举报,称田家庵区某仓库可能藏有大量假冒纸品,而且当事人正准备将涉案物品转移。执法人员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对涉...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淮南市民手绘近百幅《淮南子》成语典故,为申报《中国成语典故之城》加分 有没有一个词,让你想起一座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