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把绿色发展理念作为治国理政重要理念,党的十九大将污染防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之一。
去年以来,田家庵区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持续发力,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绿色发展扮靓的美丽田区,渐渐走进现实。
铁腕治污、较真碰硬,打赢治污攻坚战
田家庵区把生态环境保护当作不可逾越的“雷池”,以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为重点,向污染宣战。
铁腕治污,较真碰硬。整治突出环境问题,全力保障“两行”城市水系治理、石姚湾污水泵站建设、一水厂取水口上移等环保项目实施,拆解饮用水源地连家船98艘,爆破拆除非法码头4座,高效完成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61个信访件办理和45项整改任务。
严格落实《田家庵区2017年“蓝天行动”实施方案》,围绕“控扬尘、控燃煤、控油烟、控烧”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拆除高污染锅炉14台,清除散装物料堆场69处,取缔废旧塑料加工等小作坊47家,全面禁止城区露天烧烤,建筑工地黄沙裸土全部覆盖,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
全面实施《田家庵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全面建立“河长制”,关闭搬迁养殖场88户,拆除非法围网养殖2517亩,排查取缔污染源228处,清理整治黑臭水体430处7.8万立方米;摧毁淮河河道非法采砂船只6艘。
参与编制《淮南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中涉及田家庵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部分,稳步推进生态修复,将淮河、舜耕山、瓦埠湖田家庵段纳入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全面完成曹岭湖一期、长青煤矿湿地修复工程,新增成片造林358亩、城市绿地8万平方米,
统筹谋划、群策群力,激发发展绿动力
“我们田区环保数据采集点有几个?在哪里?”“秋冬季节是雾霾高发期,我们区有没有划定为全境禁燃区?”“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还有可能被处罚,可有法律依据?”……在2017年2月初的田家庵区政民互动在线访谈中,广大市民对环保问题尤为关注。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群众关注的热点就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解决群众关切的突出环保环境问题,既要有“管天管地管空气”的气魄,也需用法律和制度的“紧箍咒”规范行为、形成常态。同时也需要公众参与的群策群力。
为此,田区全面加强监管力量,成立区环境保护委员会和15个基层环境保护所。印发10万份《蓝天保卫战致全体市民一封信》,制作宣传横幅5000条,与市民签订承诺书6万人次。定期召开全区大气污染治理推进会、建设项目领域集体约谈会,要求全区所有建筑施工方严格落实扬尘治理八个100%。对全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昼夜巡查、督查,向相关责任单位通报了176个问题,要求照单全收全力进行整治。同时,强化群众投诉举报的信息受理、事项交办、落实处理、工作调度、结果反馈的运转机制,2017年以来,共受理群众信访投诉138件,受理率100%、结案率95%。
在2017年12月中旬召开的区“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持久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组交办的任务整改。着力修复生态屏障,全面推行‘林长制\’,继续实施林业增绿增效工程,新增成片造林550亩,创建1个省级森林乡镇和1个省级森林村庄。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报告》的字里行间,既有铁腕治污的态度决心,更有雷厉风行的措施。
天蓝、地绿、水清,这是城市发展的幸福底色,既如油彩一般饱和凝重,也像春风一样细腻温暖。田区已然稳健行笔,举目已觉千山绿……
新闻推荐
惊不惊喜 意不意外 “暖心公交”东站守候夜归人 淮南公交全力保障旅客顺利返家
本报记者张明星本报通讯员沈涛这两天,一则公交车在淮南东站等待晚点列车旅客的帖子在网络热传,众多网友纷纷点赞,称之为“暖心公交车”。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列车晚点,淮南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与...
淮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淮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