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到了关键阶段,在田家庵区,一个个年轻身影奋战一线,将一面面团旗插在抗疫前线,用热血青春构建起坚实的疫情防线。
卡点驻守强化责任
“您好,请出示下通行证,测量下体温”。合淮交接处的102省道入淮口检查点上,曹庵镇青年志愿者庞刘磊说。
庞刘磊是曹庵镇老圩村党支部党员,疫情发生后,他主动加入青年突击队,参与102省道检查点执勤。每天除了站岗之外,庞刘磊还参与路面巡逻,提醒村民注意防疫安全。
在102省道检查点,像庞刘磊这样的突击队员还有很多。刘修亮,范圩村的入党积极分子,在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每天对入淮车辆及驾乘人员进行登记、测量体温,并引导他们扫描二维码填写资料。
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曹庵镇团委迅速成立一支由19名青年组成的先锋突击队,队员们24小时轮班值守,日均协助检查登记来往车辆400余辆、1000余人次,确保疫情排查“不漏一车、不漏一人”。
社区服务织密防线
面对疫情防控的紧急态势和任务,舜耕镇团委第一时间发出“青年动员令”,组织动员40余名青年志愿者投身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队员们都是辖区里的热心居民,有党员、团员,还有社区的年轻干部。”舜耕镇中环社区党支部书记赵志康说,目前共有13名青年志愿者参与社区工作。
1992年出生的陈方旗,是社区预备党员,从1月25日至今他已经连续作战多个日夜。他白天积极做好知识宣传、巡逻监督、信息登记、文明劝返等工作,晚上参与夜班值守。
公园街道东苑社区团支部积极响应社区党总支号召,建立一支由13名青年同志组成的突击队,协助社区开展防疫消毒、小区门岗管控、辖区巡逻劝导等志愿服务工作。
新淮街道位于老城区,背街小巷多、无物业小区多,流动人口多,辖区防控压力大。九龙社区党支部第一时间成立青年突击队,18名志愿者助力承担网格工作,奔走在疫情防控宣传、政策措施解读、稳定居民情绪第一线,筑牢社区群防群控的“疫”线屏障。
解决难题温暖人心
洞山街道中兴社区位于主城区,交通线密集,人员流动大。自第一时间报名加入青年突击队以来,余林就一直坚持参与社区各项防控工作。
“一到晚上,值守点的帐篷里冷的不行,又很困,但也得坚持。”余林表示,去年自己被确定成了入党积极分子,此次参与值守就是对自己入党决心与信念的最好考验。
在中兴东村执勤时,余林了解到小区内有一位80多岁的独居老人,当天便赶到超市买来米、鸡蛋、牛奶和馒头,为老人送了去。
区检察院“90后”检察干警杨宫廷主动放弃休息,第一时间投入社区防疫最前线。从2月3日下沉到龙泉街道信苑社区起,他便处处冲锋在前,主动承担信谊四季城小区空缺的值班岗位,对接物业小区消毒工作,向居民宣传防控新型肺炎政策,耐心细致地劝导居民减少不必要的出行……
像庞刘磊、陈方旗、余林、杨宫廷这样的青年志愿者还有很多,随着工作全面推进,共青团田家庵区委不断加大关心支持力度,统筹使用1万元专项团费购买了草莓等慰问品,为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的青年突击队员送去了组织的关怀和温暖。
据团区委负责人连涛介绍,目前全区共建立25支青年突击队,265名突击队员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展现了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担当。
新闻推荐
那年抗击非典 今朝迎战“新冠” 潘集区泥河镇梅苑社区社居委主任赵利 再次把自己交给防控一线 本报记者 苏国义 摄影报道
梅苑社区是潘集区泥河镇的一个大型社区,春节至今,这个社区的两千多户居民每天都能看到社居委主任赵利戴着红袖章在社区巡逻...
淮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淮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