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方可 记者 舒俊
1月9日上午9时许,张伟国躺在市中心血站机采室的床上,手臂里鲜红的血液正通过管道流向血液分离机,“昨天接到电话,今天上午有空就来了,这里熟悉得跟自己家一样。”当天,他采的是双份成分血,可供止血困难患者的2个治疗量。
张伟国42岁,江苏苏州人,身材壮硕的他来屯溪近8年,现在海上皇浴场当保安。虽然从事的是一份普通的工作,但若说起他的献血经历,定会让人刮目相看。
2003年,他还在苏州一家国企工作,一天一辆采血车开到单位,他走了上去。那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献血,从400毫升的血液开始,他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2006年10月15日,张伟国路过中心城区一辆采血车,主动上车献出了400毫升全血,这是他来屯溪后首次参加无偿献血。此后,每个献血间隔期一过,都会看见张伟国参加无偿献血的身影。至今他已在屯溪献血7次,捐献全血2800毫升,机采血小板37个治疗量,曾获2008-200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2012年安徽省“公益之星”评选提名奖。
2008年,张伟国第一次参加成分献血,捐献机采血小板。他是黄山市第一个一次采集双份成分血的人。在了解到血小板的临床作用后,只要符合条件,只要血站一个电话,无论多忙,他都会义无反顾地赶到血站,用自己的鲜血挽救他人的生命。“我不抽烟,少饮酒,早晨喜欢爬山、跑步,出门要么骑自行车,要么步行,平时感冒都很少,每次献血前检查都合格。”张伟国告诉记者。
随着对无偿献血了解的深入,张伟国毅然参加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伍中,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宣传无偿献血。通过献血,通过志愿服务,他结识了许多平凡但很善良、有爱心的人。
“在经济上我没有能力帮助别人,但是我有健康的身体可以为社会做贡献。”2012年5月,张伟国加入中华骨髓库;同年,他与红十字会签订遗体捐献意愿书,承诺身后捐献一切有用的身体器官。虽然他的行为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但身边的同事却说他傻,可他不以为然,“我把遗体捐出去也算为社会做点贡献。这也是我生命的延续。”
“只要身体健康,符合国家献血规定,我就会将献血坚持下去。”张伟国说,他愿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将满腔热血献给第二故乡,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推荐
黄山市谋扩“空中游道”助飞“马踏飞燕”2013年,黄山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1万人次;今年还将新增数趟航班航线
□ 见习记者 钟伟晨刊讯 “旅游旺季时,航班需求量大,一些游客订不到机票,我认为长沙到黄山的航班应该增加班次。”1月17日下午,一家旅行社负责人代表游客向黄山机场提...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