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见习记者 方姗姗
一只竹筐,一只尼龙袋,一张3块钱的火车票,就是一个小商贩的全部家当。张春宝就是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他的老家在江西省浮梁县,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每个月却都至少坐趟火车来祁门,做笔“生意”。
2月11日,记者在6092次绿皮车上见到张春宝,他穿着一身军大衣,靠在窗户边,脚下竹篮里装着尼龙袋。他告诉记者,这次来祁门是贩点菌种回去,孕育野生香菇,顺便还带了点河心鱼去卖。周围有乘客感兴趣,他就从篮子里提出一溜用草穿着的野生鱼,拍胸脯说全是自己用网在河心捕的,鲜活。他准备把这带到祁门去卖,虽然就这么一小串,1斤重,却可以卖到20多元。
张春宝就是这样一位将农村的山货带到城市售卖,再将城里的商品带到农村售卖的小商贩。从1991年开始,他就隔三岔五地将老家的山货贩卖出来,再乘坐这趟车将县城的一些货运回村里,挑着挨家挨户去卖。去年年底,他在祁门购进草鱼、莲子鱼和豆腐,回到老家后再稍加价卖出,受到村民抢购。张春宝说,他的老家有很多城市居民难以得到的野生“宝贝”。
拿去冬今春的冬笋来说,张春宝就大挣了一笔。春节前,黄山市冬笋价格一路上扬,市场价卖到14元/斤,而张春宝是挖冬笋的能手,他家的山上就有大量冬笋,只待挖出卖个好价钱。那段时间,张春宝每次来祁门都拖着几十斤冬笋,给祁门商贩的价格只有8-10元/斤,很受他们欢迎。
现在,张春宝正在筹备种植野生菌菇。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有商贩在他们山区种植菌菇,后来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完善,出现了袋栽香菇,传统的种植方式因产量过低不再受青睐。但是,随着时代发展,消费者更加注重生态食品,这让张春宝有了再次用传统方式种植香菇的想法。“那样种出来的香菇是纯天然的,主要靠吃露水长大,产量不高,味道极鲜,炒菜放两片,一盘菜都喷香。”张春宝说。
多年前,张春宝都是在祁门的火车站门口摆摊兜售老家的土特产。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绿色食品的追求,很多祁门商贩在张春宝要来祁门的那天,老早就到火车站门口等他。而张春宝呢,在祁门火车站一带10元一晚的旅馆住上一晚,第二天采购好需要带到村里卖的货物,又重新踏上这趟绿皮车,回到老家浮梁。开春了,张春宝预估他满山的竹笋、野生蕨今年又能卖个好价钱了。
新闻推荐
□ 汪倩 记者 舒俊晨刊讯 “感谢962911提供的服务,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近日,家住屯溪区玉屏府小区的程女士向本刊记者转达了邻居大爷对962911热线的感谢,没...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