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赏花雨美景,赏美女和帅哥,让我们一起暴走这个春季,感受那春意盎意的季节,只要你有走出房间的勇气,就和我们一起暴走吧!”这是“合肥暴走团”一张召集海报上的召集词。 这个建于2012年10月份的团体,最初只有几十人,现在发展到一千多人,成为合肥市人数最多的运动组织之一。这群自称“暴友”或者“爆米花”的人中间,有小学生,年轻人,也不乏花甲老人。他们目的不同,分工不同,但都有一双舒适的运动鞋和一颗想改变生活状态的心。
体验:“夜暴”南艳湖
一个周四的晚上,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跟着暴走团体验了一次围南艳湖暴走活动。
南艳湖一圈大概是五公里左右,按照计划,当晚要在7点到9点走完两圈。“这是强度最低的初级线,新入团的人也可以走的。我们最高的强度是一天一夜走100公里,就连周末的徒步暴走也多在几十公里,夜暴算是强度较低的了。”负责人之一的欧文静说。
一圈下来,记者大汗淋漓;两圈下来,感到全身的筋骨都舒展开来了。“持续的有氧运动确实会让人感觉很好,而且也并不是很劳累。”确实,南艳湖风景优美,花草树木混着湖水的气息浮荡在周围,即使是在夜晚的月光和灯光下也能隐约感受到沿途的风景,运动下来让人觉得非常放松。
不仅如此,一路上擦肩而过的人经常会相互打招呼,有时候还会互相聊天。欧文静能叫出很多群友的名字,她告诉记者,暴走也是一个交朋友的好方式。“暴走不像跑步过程中不能说话,很多人都在这里交到了不少朋友,有的甚至改变了内向的性格。”
讲述:“赶走”脂肪肝
“大鱼”算是暴走团里的元老了,谁能想到,他暴走的起因竟然是为了消除脂肪肝。
虽然30刚出头,但由于工作应酬多、平时运动少,大鱼几年前就患上了脂肪肝。“医生建议我徒步健走,说这是控制脂肪肝最好的方法。”于是,大鱼开始一个人沿着黄山路走。“对身体是挺好的,但一个人走实在很孤单。”2012年大鱼发现暴走团后,立即有了一种“找到组织”的感觉,马上入团并成了活跃分子。
“暴走不但是一种运动,而且是一种生活态度,它直接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大鱼说,他现在养成了很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像早睡早起、饮食清淡等。“身体确实比以前好多了。不但脂肪肝已经完全消除,就连腰椎、颈椎不适都得到了很大缓解,我想今后我一定会继续走下去。”
“比起跑步,暴走的门槛相对较低。不管是身体较弱的老人和孩子、筋骨受过伤的人、体形太胖的人,还是面对电脑时间太长的都市白领,对于所有想动又暂时不便剧烈运动的人来说,暴走是一种非常好的选择。”团友“清蒸鱼”对记者说,很多团友都通过暴走获得了“新生”。
探知:独特的群体
有人以为暴走就是散步,一群人从城市各个角落聚集到一起就是为了走路。但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会知道,暴走是一种接近慢跑,但是又有其独特优点的群体运动。
作为一个团队,暴走团除了组织大家一起暴走外,还有各种细化分工。比如事先“踩线”,欧文静就经常和几个小伙伴一起负责踩线,她会选择这个城市里绿化好、道路平坦、交通方便又比较安全的地方,事先走一遍,觉得好再定为暴走路线。再比如还有人负责记录,用运动软件或者手机APP记录下每次暴走的路线、时间和长度并进行总结。
还不止这些,群里还有好几位专门的摄影师,给暴走的队友拍照,并且每次活动都会合影;还有专门的资深领队负责领头和断后,领头者给大家引导好方向和控制队形,断后则是确保大家的安全,不让人掉队。群里还设有“宣传组”,组里一位叫“熊猫”的小伙子专门负责设计海报,每次召集活动的时候都通过微博、QQ邮件等方式给大家发送精美的运动海报,其他成员则负责发布路线、统计人数、提醒注意事项等事宜。
作为一个地道的广东姑娘,欧文静2012年才来到合肥,但是因为暴走,她很快熟悉了这个城市,甚至比一些久居此地的人还要熟悉这个城市的角角落落。她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暴走运动,将暴走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本报记者 王俊
新闻推荐
4月15日,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太平猴魁开园暨“茶王祭”仪式在核心产区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举行,标志着今年太平猴魁生产全面启动。由于今春雨水充分、阳光充足,从目前开采情...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