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黄山新闻 > 正文

老街上唱响黄梅调

来源:黄山晨刊 2014-04-25 21:46   https://www.yybnet.net/

·大位小学小记者站 江雨桐·

4月20日,春姑娘请了假,太阳公公也不见踪影,天气变得又阴又冷。这一切却丝毫不减我们参加《黄山晨刊》小记者黄梅戏馆采风活动的热情,下午两点,我们欢聚在屯溪老街二马路口的德阳楼,欣赏精彩的黄梅戏表演。

黄梅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的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而且表演质朴细致,更具真实活泼。一曲《天仙配》传遍大江南北,“天下谁人不识君”。我从电视和收音机中听过多次黄梅戏,这次能亲临现场观看,感到十分荣幸。

走上德阳楼的二楼,一座古朴的小亭子便映入眼帘,这里就是表演的戏台了。戏台两边挂着一幅楹联,上联“德是诚信本”,下联“阳为万物源”,原来德阳楼的名字源自这里。观众席也是古色古香,旁边的柱子上分别刻着中国五岳的名字,气势不凡。

演出一会儿就开始了,来自黄梅戏之乡的专业演员们为我们带来了一段段耳熟能详的黄梅戏,有《夫妻观灯》、《打猪草》、《女附马》等,曲曲悦耳动听。我最喜欢的是《打猪草》,戏曲讲述了看笋子的金小毛误会打猪草的陶金花,两人因此发生一连串有趣的故事,最后误会消除,戏曲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表演结束后,演员哥哥姐姐与我们进行了亲切的互动,教大家唱起了黄梅戏,我们一板一眼地学着,仿佛走进了黄梅戏的世界。活动中我们还对演员们进行了采访,得知戏台上的哥哥姐姐们学习黄梅戏表演已经好几年了,从最初的喜爱到现在走上艺术道路,他们经历了许许多多的困难,没有一定的毅力是不行的。看来要学好黄梅戏可真不简单!

黄梅戏在2006年就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我们大位小学的珠算一样,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聆听美妙戏曲的同时,我们也不要忘记将它发扬光大,让黄梅戏唱响全世界。

新闻推荐

台湾成黄山市主要入境旅游市场之一2013年,全市接待台湾游客43.39万人次,占全市入境游客总数27%

□ 记者  王玲琳晨刊讯 日前,记者从市旅游委员会获悉,近年来台湾市场成为黄山市最主要的入境旅游市场之一。2013年,全市共接待台湾游客43.39万人次,约占全市入境游客总...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像牛一样安详2014-04-29 21:45
评论:(老街上唱响黄梅调)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