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秋萍
诗仙李白爱喝酒,人尽皆知,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春风东来忽相过,金樽渌酒生微波”、“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留下的饮酒诗可谓朗朗上口,传诵久远。民间也一直流传着李白饮酒作诗的美誉。很多人也许还不知道李白在黄山曾留下一段与醉石的故事呢。
公元754年,54岁的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长达10多年的漂泊生活。这一次,“一生好入名山游”他来到了黄山,访仙人、会名士,攀高山、沐温泉,饮美酒、赋佳作,人山际会,是李白的幸运,也是黄山的幸运。黄山的美景美酒让他沉醉在了青山绿水间,而他也就在此留下了饮酒洗杯、醉卧石上的故事。
在黄山的温泉景区,沿着水厂边的一条小路步行而上,有一股泉水,名曰鸣弦泉。在鸣弦泉的左边,有一斜立的巨石。传李白曾在这里饮酒,乐而忘返,醉卧此石,故名“醉石”。另又有一说法,据说李白在此喝酒吟诗,醉后绕石三呼,把剩酒泼在石头上,李白醉卧石旁,巨石也跟着醉了,故又名醉石。醉石兀立溪旁,与附近山峰依而不连,形成别具特色的景观。
醉石旁另有洗杯泉一景,泉水自石壁淙淙而下,岩上有石,极似杯盏,岩下有潭,清澈见底。传李白在此饮酒赏景,于泉中洗杯更酌,故名。
安徽通志馆《黄山金石表》中确切记载“鸣弦泉”、“洗杯泉”皆为李白当年游山手迹。迹因人重,人因地传。七百七十多年后的明嘉靖六年,当时的徽州呈坎制墨大师罗小华等5名文人追慕太白当年黄山的游踪,提酒相约来到鸣弦泉,畅饮欢歌大醉,并题刻于“醉石”之上。“醉石”二字高1米余,宽2米,字径1米,行书体,自有一股苍劲之力,让人联想起李白逍遥洒脱、飘飘而立的风姿。明人谢肇制有诗赞道:“危石拱天都,临溪卧绿芜。醒须徽雨解,欹籍古藤扶。苔壅时深浅,云生乍有无。夜来人散起,多月一峰孤。”当代沈茹松亦有诗云:“长安何必酒家眠,洗耳宜凭三叠泉。得白鹇山顶放,不防醉卧梦琴弦。”
醉石当然只是拉开了李白与黄山缘份的开端,更多的黄山美景,在李白的寻访途中还将一一展现,而李白吟诵的那些诗句不仅惊艳了世人,也名扬了黄山。
新闻推荐
□ 孙国钧 黎联合晨刊讯 近一段时间以来,黄山区太平湖镇10多处水利工地上,每天有数台挖掘机在清河道、挖淤泥;20多辆运输车、拖拉机在运石块运建材;300多名村民...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