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方伟
见到朱伟时很是惊讶,文质彬彬的年轻书生模样,很难让人将他同“中国木雕邮票第一人”联系到一起。市级非遗(木雕)传承人、市首届五四青年奖获得者、安徽省劳动模范、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安徽省青年英才……出生于1979年的朱伟身上有很多头衔,这是他十几年来艰辛创业的最好肯定。
2000年,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利用学院的朱伟,带着回乡创业的满腔热情,回到家乡徽州区。“我们徽州竹木资源丰富,传统雕刻技艺精湛,又是国际知名的旅游城市,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研发旅游纪念品甚至是艺术收藏品,应该是一条不错的出路。”自幼就酷爱书画艺术的朱伟经过一番思虑,决定跟弟弟朱鸿学习竹木雕刻,并成立了徽州竹艺轩雕刻厂,2005年入驻徽州区城北工业园,成立徽州竹艺轩雕刻有限公司。从2001年至今,他创作的竹木雕刻作品《咏竹诗》、《西厢记》、《百子图》、《和谐屏风》等先后荣获国际竹产业博览会金奖、中国手工艺精品博览会金奖等近20个省级、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大赛奖项。
2012年下半年,他在同邮政系统朋友聊天时,得知江西发行了一种纳米陶瓷材质的邮票,不仅创意新颖,而且销售前景好,还宣传了陶瓷文化。“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陶瓷可以做成邮票而木雕不行呢?广东有贝壳邮票,江西有陶瓷邮票,我们安徽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独特材质的木雕邮票呢?”此时,朱伟内心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将木雕制作成邮票,让徽文化登上“国家名片”。当年底,朱伟就和朱泓一起着手创作木雕邮票。“刚开始,设计的是‘福禄寿喜\’字画结合题材的木雕邮票,雕刻创作完成后,第一时间送到市邮政公司,请他们进行评价。市邮政公司看后又第一时间寄往北京中国集邮总公司,请专家评估。”朱伟说,让他没想到的是,中国集邮总公司对这套木雕邮票非常感兴趣,2013年春节刚过就派人到黄山,实地了解木雕邮票的相关创意和制作工艺,并决定由朱伟、朱泓承担相关木雕邮票的创作工作。“接到任务,内心很兴奋,但是静下心来,又有些担心。”朱伟说,由于之前没有创作过木雕邮票,所以最担心的就是工艺问题。在经过反复试验、多次修改,将刻刀刀尖直径打磨细至0.01毫米后,才算创作出较为满意的作品。由于木雕邮票采用浮雕技法,所以对浮雕的厚度又有严格要求。朱伟先后雕刻了浮雕厚度0.5毫米、1毫米和3毫米等几种版本,每种版本都反复修改几十次,报废了300多个样品后,才最终确定浮雕厚度为3毫米的版本。2013年6月,经过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批准,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别发行,以进口红酸枝木为原材料,采用国家非遗徽州木雕传统技法雕刻而成的中国首套木雕邮票《金铜佛造像》全套6枚特种邮票正式亮相。该套木雕邮票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首次使用徽雕工艺制作的邮票,将徽雕工艺与邮票相结合,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搬上“国家名片”,具有极高的品鉴与收藏价值,限量发行5000套,一经推向市场就被抢购一空。
去年底,朱伟再次接受中国集邮总公司委托,创作了《甲午年》特种邮票暨《马年吉祥》木雕邮票,并于今年初再次成功发行。由此,朱伟也被誉为“中国木雕邮票第一人”。
新闻推荐
□ 记者 王玲琳 文/摄晨刊讯 6月12日上午10点整,一阵急促的警报声打破了黄山市示范幼儿园孩子们正常的上课秩序,正在上课的孩子迅速从座位上站起,手抱着头全部钻到桌...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