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一名患癌医生闯过道道“鬼门关”,重回工作岗位;专家称,这是个奇迹
确诊当晚,他竟然呼呼大睡
时隔3年半,妻子凌海燕对徐林友当初发病的细节,仍记得非常清晰。
当天,在经黄山市人民医院初诊后,同事和凌海燕陪徐林友去上海肺科医院。细心的她发现,徐林友的情绪在逐渐变化,开始消沉,路上已能和大家说几句笑话了,说自己专门看这个病的还得了这病,会不会是喜欢吃螺蛳让虫子长脑子里了。
在上海肺科医院,资深专家姜格宁亲自为这位熟悉的同行、朋友做了检查,确诊徐林友是晚期肺癌伴脑转移,肺部有病灶,脑部病灶更多达16处。
姜格宁劝他立即住院,化疗、放疗。不过,面对如此严重的癌症,他坦率地说,即使立即治疗,也不保证能度过100天左右的危险期。
当晚,夜宿酒店。凌海燕辗转反侧。然而,徐林友沉睡的呼噜声,却不时响起。“我就奇怪了,出了这么大事,我们都担心死了,他怎么睡得着?”但丈夫的“淡定”,让凌海燕心里踏实了些。她知道,徐林友平时就性格开朗,这么快能接受现实,有利于抗击这个“劫难”。
病发
徐林友,是黄山市人民医院一名医生,从医20多年,他接诊过无数名肺癌患者,2011年1月他却被确诊为“晚期肺癌伴脑转移”。当时,专家称,他还能活100天左右,但如今3年半过去了,他不仅还活着,脑部和肺部病灶已经消失,而且他还重新操起了手术刀,为癌症患者们做手术,并用自己的经历为他们鼓劲。他说,下一个目标是五年,即使癌细胞再复发,他仍会乐观面对,积极治疗。
抗癌
交待后事,也用玩笑的方式
徐林友告诉记者,自己1990年进入胸外科,不知给多少肺癌、食管癌的病人动过手术,也不知送走多少康复或绝望离去的病人。所以自己遇到这个“大难”,也不觉得意外。“人吃五谷杂粮,得什么病都有可能。”徐林友称,当时想的就是要做好一切准备,好好活这100多天。
徐林友住进了所在的医院,接受放疗。病房,如常的忙碌拥挤,不过,这次他不是医生,而是癌症患者,静静地躺着,很快他瘦了14公斤,头发也掉光了。
不久,姜格宁传来新消息,徐林友患的是肺腺癌,有一种药物或许有用。于是,徐林友开始定时服用药物。而因放疗副作用大等因素,做了一个疗程就没再做了。
多日后的一个晚上,病房的门被悄然推开一条缝,有人探了下脑袋,又缩回去。徐林友眼尖,立即认出是医院泌尿科的同事沈洪主任,于是喊他进来。问他为何这么久才来时,沈洪不好意思地笑了。
“我知道你怎么想的,是怕来了不知道说什么吧?放心,没什么大不了的,最多先下去(离世)就是,我去探探路,你以后也是要来找我的。”徐林友这番话,反而将沈洪逗乐了。他说,“知道你徐林友是这个精神状况,早来看了。”
癌症病人大多会表现得焦虑恐惧,徐林友却没有,这可能与他的性格,以及他的工作经历有关。
在家里,妻子和女儿极少提到徐林友的病情,这毕竟是个让人心痛的话题。徐林友也顾及家人感受,很少提,只有两次用开玩笑的方式,将万一离世的后事交待了,嘱咐妻子照顾好14岁女儿和年迈的父母,“我左思右想,觉得愧对妻子,女儿那时读初三,也担心等不到送她读大学了。”徐林友说,回老家,面对80多岁的父母,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不想让老人担心。他一直有很大的信念,一定要活下来。
改变习惯,只为能多活一天
“给癌症病人治疗和做手术有20多年了,生死看得多。”徐林友说,癌症也并不是那么可怕, “有的病人,是被病魔夺去了生命,也有不少几乎是被吓死的。”他说,有的人得知患癌症,精神和意志立即垮了。而他自己性情豁达,又坚持认为乐观情绪有利治疗。
他也坦承,虽然笑谈生死,可治疗上不敢含糊。3年半来,他坚持吃药,虽然副作用很大,头发掉光,眼角膜充血,可从没抵触过。
以前,徐林友抽烟、喝酒,下夜班会外出吃夜宵。患病后,他迅速戒掉了烟酒,平时多吃素菜和玉米等,荤菜很少吃,也不外出应酬了,大多数时间安静地坐着,看医学书籍,陪女儿和妻子。
徐林友说,癌症病人最忌讳劳累和什么也不干,两方面不能走极端。他在医院住院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还好,就回家休养,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吃过晚饭,他会出去散步半小时到1个小时。开始的时候,身体虚弱,脚步迈不动,但在妻子或朋友陪伴下,也坚持走下来了。
目标
挺过三年,他又向五年挺进
2011年3月,第一次复查,徐林友癌症病灶得到基本控制。这时,他要上班,让医院及科室的领导和同事,都吃了一惊。
“癌症病人,一般是住院治疗或在家休养。”黄山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钱卫平说,徐林友说身体还好,回来上班和同事、病人在一起,做些工作,心情会更愉快。
此后,徐林友每天都来上班,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2011年5月15日,扛过100多天的“危险期”后,徐林友又下了新决心:要有价值地度过剩下的每一天,当年6月,在他一再要求下,重新回到科室的值班队伍里。
2012年之后,他的病情逐渐平稳。
癌症第三年,对徐林友是第二个坎。今年1月份,徐林友接受了一次复查,确认脑部的癌症病灶已消失,肺部病灶此前也已没有。
目前,徐林友还在服药。未来,癌细胞是否会恢复、转移,谁也不知道。他称,会争取继续活下去,活到5年又是一个坎。过了这个坎,基本就算正常人了,“就算在5年之前或之后,癌细胞又大量复发、转移,我也有了思想准备。”徐林友说,如果未来癌细胞复发,在必须的情况下,会接受放疗、化疗。“随着医学发展,到时可能有更有效的药物出来了”。 (下转A09版)
徐林友在为患者诊治。
新闻推荐
安徽省查封9.6吨“福喜原料”待国家检测结果出来再做处理;清查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待国家检测结果出来再做处理;清查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