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习生 吴欢 记者 程向阳
戴着红帽子,穿一件绿马夹,默默站立在黄山风景区南大门邓小平塑像前,朱传章老人凝望深思,思绪仿佛回到35年前。
7月11日,家住黄山区汤口镇紫云新村的朱传章来到离家不到一里路的景区南大门。当天,听说《邓小平在黄山》电影在这里举行开机仪式,朱传章心里像烧了一锅汤。活动10点开始,他8点一过就出了门,就怕耽误了时间。趁着开机仪式还没开始,他走向小平同志塑像致敬。
朱传章有幸见过小平同志。1979年的7月11日,他接受了一项重要而又光荣的任务。作为景区的一名轿夫,因为体力好、抬轿经验足、为人本分、做事踏实,他成为小平同志上黄山服务保障组成员之一。41岁的他和另外一名同事负责着抬一顶轿子跟随在小平同志上黄山队伍中,这是后勤保障组唯一的一顶轿子。朱传章说:“这顶轿子在山上的作用相当于陆地上的‘救护车\’,主要是害怕首长高龄,出现身体不适等情况时急用。”
“轿子根本没派上用场,因为小平同志身体硬朗、意志品质强,坚持徒步走完全程。一开始觉得有点失望,为什么自己就不能有幸亲自服务一下他老人家呢?但仔细想想并不遗憾,因为这证明他老人家身体很好。”朱传章说。
35年过去了,小平同志的音容笑貌还在,但物是人非,黄山的变化太大了。当年抬轿的朱传章已经76岁了,不过筋骨很好,育有四男两女,全部参加了工作、组成了家庭,全家四代同堂,过着舒适幸福的晚年生活。
朱传章说:“我今天有这么好的生活,不能忘记小平同志,要好好感谢他。”
新闻推荐
□ 舒亚星 实习生 汪梦婕 记 者 钟伟晨刊讯 近日,记者从中石化黄山分公司了解到,为避免加油站快捷店食品安全事件发生,该公司通过建立内部监管机制,严...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