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辉/摄
西海大峡谷栈道 邓根宝/摄
美猴远眺□ 记者 凌 良
精细基础
“《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特别是今年7月1日重新修订实施的《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结合黄山保护的实际,就相关问题一一进行列举对比,更加细致规范。”黄山管委会园林局副局长桂剑锋说,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出台,使得黄山的保护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为精细化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撑。
细节标准
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景区开发管理公司总经理洪海平说,2009年,该公司制定并实施景区开发标准化管理体系,共制订了近200项企业标准,推动工作向标准化、系统化、精细化管理目标迈进。同年10月,通过省旅游局、省质监局专家组验收,达到了安徽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创建要求和“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4A级的标准。
据了解,2008年,黄山景区开发管理公司制订了省级地方标准《黄山风景名胜区环境保洁要求》。标准中总结提炼的“一粗、二细、三扫、四找”工作方法不仅适宜黄山,也适合在其它山岳风景区推广应用。即环卫工上路后,先迅速捡粗大的垃圾,然后返回捡细小的垃圾,接着清扫路面,最后寻找较为隐蔽的垃圾。标准还针对旅游高峰期卫生保洁改造总结出了“人多我捡、人少我扫;白天清捡、早晚清运”的成功做法,环卫工人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差,既保证不与游客争道,又确保了游客高峰期景区卫生质量。省级地方标准的制定并颁布实施,有助于进一步规范黄山景区游道保洁工作流程,提高环卫保洁工作效率,提升景区环境卫生保洁质量。
细节防火
“黄山风景区已经连续实现35年无火灾,这个保持是不容易的。”天海管理区主任汪传友说,黄山森林防火是一件大事,为此,景区专门成立了120余人的防火专业队员,建立高山水网,目前已经建成14.8公里;在全山进行疏堵结合,划出专门的地方作为吸烟点,从源头控制住火源。在防火规划上,对中期和远期提高科技含量,建立电子显示屏,特别是今年预计可以建成的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必要时可以申请直升机灭火。
精细护树
在古树名木的保护方面,对重点名木进行分级保护,迎客松、黑虎松都进行专人值守,对温度、湿度、风力、生长速度等进行密切监测;实行“一树一策 一树一册”,建立树木保护档案,实行责任制;用玻璃纤维进行树围,对沿途的植被利用篱笆进行保护,防止践踏。
在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控上,汪传友介绍说,过去往往实行药物灭杀,但是这样就把生物的平衡性进行了破坏,不利于生态的保护和发展,为此,风景区利用生物防控手段,特别是重点培养有益生物,利用生物天敌进行互相克制,例如播撒“白僵菌”,培育“肿腿蜂”,切实将破坏黄山景区的有害生物进行灭杀;在防控松材线虫病上,景区专门开辟一条100公里长、4公里宽的生物防控带,将病虫害阻挡在黄山之外,黄山市目前没有一例松材线虫病。
精细生态
在环境保护方面,汪传友说,依照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站,开展PM2.5监测进入国家天气预报系统,特别是对山上公司制定并实施污水处理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对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细化要求,规范并优化管理程序和作业流程。同时,还通过对改建或新建污水站点实施电脑在线监控管理、无人值守污水站点实施远程监控管理等措施,探索实施污水站的智能化管理,确保了景区污水处理工作实现“安全运行、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的目标。
强化特殊景点安全管理,在抓好日常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突出莲花峰、天都峰、西海大峡谷、老龙潭、双龙潭等特殊景点管理。通过多年景点管理经验,制定并实施特殊景点管理预案,比如莲花峰、天都峰景点管理上,以防雷为重点,采取雷雨预警、电子设备监控等措施,有效做好景点安全管理。西海大峡谷以防地质灾害为重点,老龙潭、双龙潭则以汛期、暑期水景管理为重点。
大力推行特殊时段、特殊地段卫生保洁管理。根据保护管理需要,公司大力推行景区特殊时段、特殊地段卫生保洁工作方案,即对早、中、晚等特殊时段,游客集散中心、精华游道等特殊地段的卫生保洁工作进行规范和要求,避免景区卫生保洁工作出现出现真空和盲区。
近年来,黄山风景区不断加强对游步道和旅游厕所的建设,先后于2008年,在总结景区游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制订了省级地方标准《黄山风景名胜区游步道建设要求》,标准从道路安全性、舒适性、观赏性、生态性、兼容性等五个方面对游道建设工作作了细化管理和要求,不仅提高了游道建设水平,也大大提升了景区在游道建设上的保护管理能力。如西海大峡谷、云谷索道上站游道,西海大峡谷地轨缆车上下站连接通道等。
步道细节
就景区游步道建设的特点和要求,洪海平向记者介绍道,道路的安全性,高、险、陡地段设置安全护栏和扶手;沿途安装路灯,方便夜间紧急救援时行走;适当位置安装安全警示标牌,做好地质灾害的防治与隐患的处理,在悬挑栈道上方修建防护带,避免危、浮石下滑滚落;道路的舒适性,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减缓坡度,避免出现长陡坡,台阶宽度大于等于28cm,高度小于等于18cm,沿途设置休息平台和休息椅凳,同时做好重要节点配套设施的完善;道路的观赏性,采取以景定路、以路串景的方式进行选线设计,主干路与循环支路相结合,并通过建设亭、台、廊、桥等设施加以补充;道路的生态性,因地制宜。路基采用块石砌筑和砼架空两种方式。尽量避免破坏岩体、树根、水系,并有利于动物自由穿行。合理设置公共厕所和垃圾池;道路的兼容性,在游道建设的同时,一并考虑通信、有线电视、数字监控等地下线路的管道敷设,避免重复开挖,造成对山体植被资源的破坏。
精细关怀
黄山风景区严格执行《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对景区水冲式旅游厕所进行新建和改造。通过旅游厕所星级建设和改造,目前,景区共有水冲式厕所20座,其中5星级3座、四星级6座、三星级11座,旅游厕所星级建设和改造大大提升厕所硬件设施和档次。同时,以旅游厕所星级改造工作为契机,采取制订并实施企业标准《旅游厕所服务规范》,从作业流程、厕管服务、质量要求等方面对旅游厕所管理进行规范等措施,不断提升了景区旅游厕所管理服务水平。
新闻推荐
□实习生 汪梦婕 徐文强 记者 凌良 钟伟晨刊讯 7月8日,记者从黄山市徽友单车俱乐部了解到,该俱乐部3名车手从7月7日...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