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光阁是一个建筑群,包括山门、披云桥、大殿、毗卢及左右配殿等,还有千僧灶、法眼泉等。慈光阁四周群山环抱,茂林修竹相掩,十分幽静。1998年列为省级文保单位,现为国保单位。
慈光阁原名慈光寺,古称朱砂庵,位于朱砂峰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或更早。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普门僧来此,改法海寺为法海禅院。万历帝敕封“护国慈光寺”,皇太后赐以佛经、佛像、袈裟、锡杖、钵盂等物,盛极一时,曾位居徽、宣两州禅林之首。康熙帝御书“黄海仙都”四字悬挂于大殿。此后,乾隆、咸丰年间遭遇大火,虽经修补、重建,但远不如当年。民国初期的慈光寺仅有一个二层砖木结构寺庙,几乎没有辅助建筑,但周边基础设施尚可,环境古朴优雅。
1965年董必武陪同胡志明来黄山时,因寺庙已经没有香火,称“寺”不确切,董必武便题写了“慈光阁”匾额。1984年对毗卢殿进行改造,将原来的拱券型门改为民房式样,一直保持到现在。1989年再次对慈光阁进行全面维修。
1998年,慈光阁山门失火烧毁,此后一段时间山门处没有建筑物。2005年,基本上按照原来式样重建,并举办了山门重开仪式。
2005年以来,慈光阁及其配套设施经过几次修缮,除了大殿游人中心匾额有调整外(二楼的“黄山游人中心”匾额改挂到一楼门厅,为“黄山慈光阁游客中心”,有一段时间二楼没有另挂匾额,后挂上“慈光阁”匾额直到现在),其他方面没有明显变化。
·图片由黄亦白先生收集提供·
新闻推荐
晨刊讯 8月28日下午,首批来自吉林省、黑龙江省的全国劳模65人参观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向远道而来的各位劳模表示热烈欢迎和崇高敬意,劳模们纷纷感谢中国徽州文...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