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龙裕
晨刊讯 黄山区新华乡以笋竹产业综合利用发展规划为指导,以引领培育壮大笋竹产业为切入点,注重结合地方实际,通过整合优势资源、细化产业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助推笋竹产业快速发展,助力群众致富增收。
抓典型示范引路
近年来,新华乡坚持把培养笋竹产业带头人、发挥典型人物示范引领作用作为重要举措来抓,通过举办首届新华雷笋开园仪式、“我为新华献一计,我为笋竹发展献一策”主题征文等活动宣传,让群众看到产业发展的前景。截至目前,该乡已培养赐田村益生堂笋竹企业徐中华等笋竹产业典型人物,在全乡形成争当典型的浓厚氛围。
抓规划合理布局
该乡赴浙江临安市取经,并在今年8月份聘请浙江农林大学竹类研究博士团队,结合新华乡各村实际、因势利导,帮助群众制定科学的笋竹产业发展规划,从而加快竹产业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全乡共有笋竹基地5个、笋竹加工企业11家,其中三家通过QS认证,种植面积达到1.3万多亩。为避免竹林培育薄弱、品种单一等问题的出现,该乡提出了“万亩亿元工程”、“观竹海、拔竹笋”农事体验、筹建笋竹交易市场、做响新华雷竹笋品牌”的口号,聘请专业人员对各村的土壤特点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分析,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实现全乡雷竹亩产增收、品种丰富、面积合理、竹文化丰富的良性布局。
抓服务做细做实
为解决笋竹产业规模化发展中缺乏资金、技术落后、销售市场不稳定等诸多问题,新华乡提出了“多方联动、整合优势资源、助推产业快速发展”的思路,积极组建智囊服务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群众争取项目支持、协调资金落实、加强技术交流、开拓销售市场、破解制约产业发展难题。今年以来,智囊服务小队争取到的110亩赐田李家早出覆盖雷竹林、马冲千亩雷竹林培育、10亩左右四季竹培育等项目,破解了覆盖早出、竹林培育、外来雷竹引进等发展难题,也极大地丰富了全乡雷竹品种种类。
该乡积极组建技术服务队,提出了“跟踪服务,保障到底”的工作目标,在产业发展的各个环节上当好群众的管家,多提醒、多提建议、多收集市场信息,并结合现场说教和实地指导的方式,分赴各村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巡回指导。今年4月份,由于气温持续偏低,降水偏多,出现了春涝低温“双碰头”。面对春涝低温来袭,技术服务队及时提醒群众将渗水的沟渠进行疏通,并采取科学防寒措施,实现了笋竹产业的健康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新华乡今年共产鲜笋400多万斤,年产值达1400多万元,林农直接收入1100万元,人均增收2000多元,解决就业人口400多人。
新闻推荐
9月18日至21日晚,黄山区龙北社区工作人员及共建单位在职党员志愿者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治安巡逻活动。巡逻队佩戴袖章,对沿途特别是小街小巷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提醒居民注意水、电和煤气安全...
黄山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黄山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