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李小云
近些年,随着市民消费购物方式的改变,黄山市快递行业发展迅猛。据统计,目前黄山市共有快递企业15家,仅2014年快递业务量就达723.95万件,月平均60.3万件。不过,快递业在迎来蓬勃发展的同时,各种矛盾也随之而来。其中,因收件人不在或无法联系而导致的快递寄存、代收就是其中之一。
尴尬:收件人不在家门卫拒收快递咋办?
在不少快递员眼中,小区物业的门卫和保安室主要是为小区业主服务的,如果收件人(即小区业主)不在家或电话不通时,将快递放在门卫室或保安室不失为一种好办法。然而近日,在黄山市快递业工作了近10年的快递员汪辉(化名)却告诉记者,目前中心城区小区门卫室和保安室拒收快递的现象越来越多了。
“收件人不在家或者电话不通的情况实际中有很多。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会先和收件人联系确认,如果确实不在家或者电话不通,会和物业门卫室或保安室进行协调,将快递放在门卫室或保安室,由收件人自取。在多年前,这种方式倒也‘相安无事\’,但近些年,门卫室和保安室拒收快递的现象却越来越多。”汪辉说,门卫室和保安室拒收快递的原因大多为责任,因为在小区门卫和保安看来,代为寄存和代收快递并非他们的义务,一旦快递发生破损或者遗失,是要担责任的。“这种想法我们也可以理解,但有时候我们当着门卫或者保安的面和收件人联系,收件人明确指定要求放在门卫室或保安室,却仍然遭到拒绝,着实让人很尴尬。”汪辉说,作为一名快递员,自己每天要送近百件快递,如果每天遇到三四起这样的“拒收”,对自己的工作量来说,是非常大的。
12月15日,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就汪辉所说的情况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如果将快递放在门卫室或保安室,对于我们和收件人来说都非常方便,因为门卫室或保安室一般都有人值守,快递完全可以保证。不过,如果门卫室和保安室拒收,我们也不能强求,只能和收件人沟通,另外确认代收地点。”黄山快捷快递潘师傅告诉记者。
“门卫室或保安室不收快递自有他们的道理,针对这种现象,目前我们公司在中心城区一些快递量相对集中的地方都设置了代理点。一旦遇到收件人不在家或者电话不通,则会通过电话或短信告知到代理点取件。当然,每年是要付给代理点相应费用的。”申通快递汪师傅表示。
走访:门卫或者保安拒收快递原因多
“按照快递企业的服务承诺,快递一般是要送件上门的,至于能不能送上门,收件人能不能签收,本来就和我们保安没关系,如果我们允许快递放在保安室,万一出现丢失或者损坏情况,责任该由谁来负?”12月15日下午,在黄山市一小区做保安的沈师傅告诉记者。沈师傅说,之前自己所在的保安室也是允许快递存放的,但之后却发现每天的快递不仅量太多,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一家还好说,但快递公司多,量就大,保安室放不下,必然要放在门外,晴天还好,下雨天可就麻烦了,我们还要保证快递安全。而且之后我们也发现,不少快递员为了省事,干脆直接将快递放在保安室,也不送件上门了,导致不少收件人明明在家,却不得不到保安室来取,我们也成了‘好心办坏事\’。”
采访中,在黄山市做保安的陈师傅告诉记者,之所以快递要送件上门,最主要的就是需要快递员和收件人当面确认快递是否完整,但如果快递放在保安室,收件人拿到了损坏的快递,责任就很难说清。他就曾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好在事后收件人没有找他问责。
解决:智能快递柜挺好用
当天下午走访中记者了解到,类似门卫保安这样代存代收与“拒收”的现象,在我国快递行业中很普遍。为此,浙江、江苏以及安徽省合肥市目前都在推广一种“智能快递柜”,而且从效果来看,很受欢迎。
据了解,这种“智能快递柜”类似于超市的自助取物柜,一般放在快递量较大的小区和单位门口,24小时方便存取。快递员将快递放入智能快递柜,然后将含有密码的短信发给收件人。收件人收到短信后,在智能快递柜的操作界面上输入密码,智能快递柜相对应的格口就会自动解锁将门打开,市民只要取出快递,将门关上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不过,当天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目前,黄山市还没有快递企业投入使用这种“智能快递柜”。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快递行业趋势来看,智能快递柜将来会逐步成为城市末端投递的一个重要补充方式,但由于智能快递柜为一新兴事物,推广和普及中也会存在购买成本、维护费用以及“只能存小件,不能存大件”等问题,无形中也增加了快递企业的经济负担。
有多远?黄山市有快递企业曾计划设置
“这种智能快递柜我曾在合肥见过,确实很方便,之前我们公司也曾有过设置计划,但后来还是没能实施。”12月15日,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黄山市分公司揽投部一黄姓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他介绍,智能快递柜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快递无法送到收件人手中确实很实用。“根据我们统计,目前快递行业中还是以小、中件快递为主,大件快递量不到总量的10%。因此,如果智能快递柜能普及和推广,我认为对于快递行业来说,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
新闻推荐
□ 张雷 记者 吴玉莲晨刊讯 日前,市交警部门启动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对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管理,大力查处不具备驾驶资质驾驶电动三轮...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