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冯劼 文/摄
9月6日上午,徽州区富溪乡中心学校五年级的教室里,汪春霞正在给孩子们上课,5到6个学生围成一桌,汪老师绘声绘色地带着他们练习口语。
“What is he like?”围绕当天的课程主题,学生们一一开始了对话。在汪老师的启发下,原本稍显枯燥的英语课文变得异常活跃起来。“John,come here。”汪老师点了英语课代表郑嘉宏的名字,他用流利的口语表达了他对这句英文的理解。每遇到一个生词,汪春霞就通过“班班通”上自己做的课件来为孩子们讲解其释义和用法。这个20人的班级上,汪春霞和孩子们积极互动,很快45分钟就过去了。
在崭新的教室里,无论是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还是汪春霞老师与孩子们的良好互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令人感慨:山区的学校,也能以全新的现代化教学来授课,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
这已经是汪老师当天的第二节英文课。从教已经第5个年头了,从黄山学院英文系毕业之后,汪春霞就扎根在这里,一直兢兢业业的教书。在她的记忆中,刚来的时候,学校的条件还比较差,可是搬迁到新校舍之后,整体条件改善了,从硬件到软件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们学习和住宿的条件变好了,而课堂教学也变得丰富和多样化,老师可以借助于一些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提升教学,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
起初,还有一些学生转学到岩寺城区的学校,然而这两年来,这一现象得到了缓解,一方面得益于学校整体硬件和软件条件的提升,还有一部分原因则是老师的认真和敬业,年轻教师多,这是富溪乡中心学校的一个难得的现象。在全部的35名(包括各教学点)教师当中,“80后”教师占到三分之一。
快乐校园,是这所山区学校一直提倡的。让山区的孩子们快乐生活、快乐学习、快乐活动,在当地教育部门的努力下,学校的文体活动条件也在不断改善,现代化的舞蹈教室、书法教室、计算机教室,处处都展现出不一样的活力。
汪春霞老师是学校年轻教师的代表,由于学校实行月假制,寄宿的学生们一个月才能回家休息几天,老师们也是如此,其它的时间都和孩子们学习生活在一起,与其说是他们的老师,不如说更像是他们的家长。她自己的家在屯溪,孩子刚刚9个月,回家的时间少,更多的都是奉献。
新闻推荐
□记者樊成柱晨刊讯近日,记者从市商务局(粮食局)了解到,由于黄山市粮食库存屡创新高,今年中晚稻收购仓容将相对偏紧,个别区县会有仓容缺口。对此,市商务局(粮食局)早谋划早部署,做好中晚稻收购...
黄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黄山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