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高中时,极喜欢喝茶,尤其是在课后、读书之余——沏一杯热茶,看袅袅上升的水汽,任茶香氤氲扑鼻,何等温馨又惬意。后来,家里置办了茶具,我开始赏茶、品茶,这才算是真正开始接触并且学习茶文化。
茶文化自然离不开茶叶本身。我国普遍按制作方法的不同来分类,而光是绿茶,就可以分为炒青、烘青、晒青、蒸青四种,而其中每一种又可以再分,这样层层分下去,类别数不胜数,其外观、色泽、气味、口感……每种茶叶又各有特色。如此博大精深之文化,是为国粹。
我来自安徽,安徽盛产名茶,黄山毛峰就是其中一例,享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美誉。“每逢清明谷雨,选摘良种茶树‘黄山种\’的初展肥壮嫩芽,手工炒制”。且看这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再入杯施以热水冲泡,壶内雾气结顶;倾满一盏,汤色清碧微黄,叶底略略直立;待你端起茶盏,细细地品,滋味醇香带甘,回味绵长。
你看,茶从种植,到采摘、炒制、包装……最后,成为鼻畔留味、唇齿余香,是多么不易。这也大抵是古代文人雅士对品茶推崇备至的缘由之一吧——敬茶、爱茶。
提到茶文化,就要谈中国之“尚和”。茶文化关于“和”的阐释兼具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引导人们认识茶性,进而思其根源,了解自然。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这些无一不体现“和美”的自然法则。
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国国粹,由来已久。茶之道,道道工序,看起来细致繁杂,实则饱含韵味。这其中对茶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见仁见智。我想,学习中国茶文化不应只停留在茶叶本身,应该从种植方法、制作工序,一直到品茶鉴茶……“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矣。”
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 高杜佳
新闻推荐
维权报告现场权威发布黄山市举办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
□实习生卢健记者李小云晨刊讯3月15日,黄山市在中心城区徽州大剧院前举办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活动,市工商局、食药监局、质监局、旅委等部门现场权威发布去年消费维权报告,设立识...
黄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黄山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