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宁县政协主席 王运选
调研视察工作是人民政协履职的一项常态性和基础性的工作。几年来,休宁县政协始终把开展调研视察工作作为履行好职能的重要工作来抓,努力推进调研成果转化,所提意见建议大部分被县委、县政府采纳和落实,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明确方向,选准课题
县政协着力选择发展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事关休宁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问题作为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和群众,从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中选题,注重搞好研究论证,力求使所选调研课题立意高、角度新,体现政协工作的特色。如县政协选择的建设中国休闲养生之都、齐云山道教文化与旅游开发、新安江源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树立松萝品牌、抢救松萝文化等课题都是事关休宁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得到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二、部署缜密,深入调研
明确“两个环节”:一是做好调研前期准备。每次调研前,都要召集相关专委会和有关部门召开“碰头会”,做到有的放矢。二是与参与的委员、单位共同研究探讨,拟定调研方案,拟定调研提纲,使调研活动有章可循。
做到“三个联动”:一是上下联动。积极配合省、市政协调研与县内调研相结合。如为了配合市政协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情况专题调研工作,县政协深入到乡镇和四个示范基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为市政协的调研提供了参考。二是内外联动。即县内调研和与县外考察学习相结合,探索与休宁实际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进而提高调研质量。三是左右联动。与党政有关部门配合调研和联合人大调研相结合。近两年,县政协与县人大联合开展了多次调研视察活动,党政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程陪同,积极配合,这种模式既扩大了影响力,又使提出的整改意见得到快速落实。
三、分析论证,形成报告
在掌握丰富调研材料的基础上,组织人员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反复论证,力求找准问题存在的原因和症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符合休宁实际、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和应对措施,全力打造精品报告。
一是全面分析,科学论证。每次调研视察活动结束后,县政协及时组织召开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体调研人员参加的研讨会,深入细致的分析论证,集思广益,为撰写调研报告提供充分的依据,并发放征求意见函,以提高建言立论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二是理性思考,撰写报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组织调研组全体成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论证,认真研究确定调研报告的基本框架和内容。要求承担写作任务的人员在调研组对课题问题进行总体把握的基础上,具体地提炼成效、问题、原因、建议等方面的观点,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三是多方会诊,充实完善。为了使调研报告反映的问题准确,提出的意见建议符合实际,每份调研报告都通过召开专委会、主席会等形式协商讨论,对报告进行修改完善,经审定后正式形成调研报告。
四、拓宽渠道,转化成果
调研成果的转化是调研工作的最终目的。为此,县政协在调研工作中更加注重把调查研究与政协资政会、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相结合,通过多渠道、多手段,在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落实上下功夫。
一是对休宁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提请政协常委会、资政会讨论研究,主动邀请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到会听取意见。如在今年的十一届二十二次常委会暨 “新安江源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资政会上,与会常委就《关于新安江源头生态保护综合治理情况调研报告》进行协商讨论,邀请了县委书记、分管县长到会,面对面听取委员建议,领导们对报告中的建议和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将专题研究落实。
二是对特殊性、局部性或个别问题,通过组织召开专题协商会议与党政有关部门交换意见,督促落实。如去年对休宁道教文化与旅游开发进行调研时,发现景区内众多的摩崖石刻的保护和知名度不够等问题,县政协随即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了专题协商会议,提出撰写齐云山石刻解读一书,并最后由政协牵头组织人员编撰了《齐云探绝》,这对齐云山道教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对一些热点、难点、焦点、盲点问题,如中医院的搬迁、城乡建设的规划等都整理成社情民意信息或提案,由政协办或提案委转报(送)有关部门办理落实。
四是将调研报告报(送)党政主要领导阅批。近年来,党政主要领导先后对多篇调研报告和建议案进行了阅批,多数建议得到采纳和落实。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休宁县政协十二届七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休宁县政协关于加强政协委员管理的规定(暂行)》,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县政协委员的管理工作。《规定》分别从责任分工、委员履职、委员考核,以...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