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休宁县政协副主席汪利平致电本报,建议县级政协在界别设置上应优化结构、凸显特色。
汪利平说,界别是地方人民政协的组织构架,是重要的基层单元和工作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阶层结构变化,暴露出县级政协界别设置结构不够优化,界别特色难以显现等不足。
为此,汪利平建议:一是优化委员结构。适当减少现职党政官员比例,压缩“中共界”和“特邀界”名额,减少房地产开发人士比例。适当增加部分“两新组织”和新阶层代表人士名额。将群众基础广、社会影响大的群团组织、中介组织负责人吸纳到政协组织中来。注重吸收农民工、残疾人代表担任委员,使委员结构既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结构相适应,又与行业阶层、层级的结构相适应。
二是优化界别设置。主要为:完善民主党派界别设置,根据民主党派、团体的变动情况进行界别调整。根据实际情况,增设相关界别。
三是优化履职平台。不断提升界别地位,发挥界别作用,体现界别价值,为界别开展活动、履行职责提供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工作平台,从而使界别真正成为“协商民主”的活力实体和动力单元。
四是优化服务机制。积极为界别的履职尽责创造必要条件,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健全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专委会联系界别工作的机制;为界别开展活动搭建平台,提供场地,安排经费;选好配强界别的召集人;开展界别培训以提高素质和能力。总之,要为界别发挥作用、履职尽责优化外部环境。 (本报记者)
新闻推荐
■省政协委员毕普民党的十八大和三中全会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战略部署,对生态补偿制度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财政部、环保部实施的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方案期限将至,为推动新安江生态补偿试点工...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