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是第3次来木梨硔了,我非常喜欢这宁静的山村。”5月2日中午,在休宁县溪口镇木梨硔村农家乐接待户詹玉华的家中,30多名游客围满了屋内,笔者发现门口有个与众不同的身影——一个身体肥胖、身材高大、皮肤白皙、颌下留须的长者。一番攀谈,得知这位长者竟是一名瑞典汉学家,中文名叫冯辽,说得一口流利的汉语,今年已有60多岁了。
“昨晚,冯辽一行在祖源村游玩并夜宿。今天上午,和大家一起翻山越岭10里路,来到了木梨硔村。”帮忙带路的祖源村村民朱幸福热情地介绍。冯辽原名拉斯·弗雷德里克森,曾任斯德哥尔摩的汉学图书馆馆长,还是作曲家、昆虫学家。他不仅精通汉语,还精通蟋蟀的分类,知道中国有130多种蟋蟀,能辨别其中30多种的不同叫声。1978年,他来到中国,在北大学习汉语,后常年在各地讲学。
“4年前,我在上海讲学,偶然结识了溪口镇在上海工作的鲍树民,在他的介绍下,我来到了木梨硔。那是第一次。”冯辽说,“2年前,我又和朋友来过一次。今年我受教育部委托,在黄山学院举办为期1个月的百科知识讲座,得以又一次旧地重游。这个村地处山顶,视野开阔,满目皆秀,可以听鸟鸣、看云海,享受宁静的生活,我非常喜欢。我热爱中国文化,喜欢黄山,喜欢这样传统的村落。几天前,我刚从黄山游玩归来。”冯辽很健谈。
新闻推荐
□ 吴玉莉晨刊讯 “以前我们这里没有地方运动,最多也就是踏一下马路。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农民健身广场,我们老年人就有了健身的地方。”休宁县岭南乡璜茅村村民胡少英乐呵呵地对...
休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休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