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新闻 歙县新闻 休宁新闻 黟县新闻 祁门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黄山市 > 休宁新闻 > 正文

“鱼鳞图册”传奇③

来源:黄山晨刊 2014-08-19 21:10   https://www.yybnet.net/

□ 江志伟

中国徽州税文化博物馆开馆于2005年,由安徽省黄山市地税局创办,珍藏着2.5万件“徽州文书”,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以休宁为主的古徽州的“鱼鳞图册”文物。

据介绍,上世纪50年代黄山地区发现了一批史料档案,被史学界称为“徽州文书”。其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尤以赋役文书为多,包括黄册、鱼鳞图册、实征册、归户册、推收税票、串票、税收告示、已税红契和未税白契等20多个门类200多个品种。为了保护、利用好徽州赋役文书,发挥其在税收宣传中的独特作用,黄山市地税局创办了税文化博物馆。目前,该馆馆藏徽州赋役文书达25000余件,其中黄册底籍、鱼鳞图册、山脉田地图、纸皂代差等藏品,被誉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明朝万历十一年至十三年(1583年~1585年)的祁门县“黄册底籍”,是明代官府为了有效地征派丁役,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全国推行黄册制度的见证。由于建于南京玄武湖中的黄册库曾被烧毁和清代“摊丁入地”改革废除了黄册制度,目前存世的黄册底籍极为罕见。

明代万历九年(1581年)的黟县“鱼鳞图册”,是记录农田清丈、经理田土的一种土地账册。鱼鳞册已少见,鱼鳞图则更为罕见,而一馆之中竟拥有63张连片鱼鳞图,则堪称奇迹。

明宣德十年(1436年)九月祁门税课局的税票是一张蓝字刻板、黑色填字、已经使用过的宣纸税票文物,几乎成28×28厘米的正方形,内容是祁门县税课局颁发给“本县七都程福升”的纳税凭证,这是该馆藏品中最早的古代完税凭证,至今虽历572年,但品相依然完好。

清同治五年(1866年)休宁县张世泰为清厘事绘制的“山脉田地图”。清代同治年间,休宁县偏远山村土地状况不明,造成田赋流失,为清理税源,县令委托画家张世泰经实地勘察,绘制了这幅山脉田地图。

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歙县正堂颁发的催收钱粮“纸皂代差”。上面盖有“不用酒饭,专催欠户”字样。用“纸上皂隶”代替差役,避免扰民,是古代清官体恤民情的廉政之举。

据该馆负责人潘力介绍,通过对馆藏的“鱼鳞图册”、易知由单、催粮纸皂、推收税票等赋役文书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税制演变和地方执行的真实情况,再现古代税收征管过程,填补中国税收史研究的一些空白,而且可以发挥其在税收宣传中的独特作用,对于改进和深化税收宣传作了有益而有效的尝试。

新闻推荐

“蒲公英”飞落新安源

□ 记者  方姗姗  吴玉莲  文/摄8月16日、17日,蒲公英文学网会员菊儿组织“蒲公英飞哪儿”第一季活动组织者,带领征集的来自全国各地的20名志愿者自...

休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休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鱼鳞图册”传奇③)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